1.尊重孩子是个独立的生命。r
孩子一出生,我们就要意识到,这是一个独立的生命,这意味着TA未来是要自己闯荡江湖,意味着我们无法去掌控TA的未来;意味着教育不是仅仅只有学习;意味着我们绝不能一手包办,让TA无法习得独立生存的能力。一个独立的生命怎样才能够更好的适应这个世界,我们需要教给TA这些。r
2.家长需要具备成长性的思维。r
家长与孩子所处的时代千差万别,但我们常常会拿着自己过去那些丰富的生活经验去控制孩子,其实孩子的适应能力很强,如果没有这些旧经验的束缚,他们会很快习得和适应时代的变化,但往往是这些旧经验让他们止步不前。所以家长需要放下很多过去的经验,并保持开放、不断学习,在孩子需要的时候做好脚手架。r
3.好的教育是通过言传而不是身教。r
学习那么多,不是为了拿来教育孩子,而是修炼自己,长期修炼。身教的力量永远大于言传。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孩子塑造积极正向的成长氛围,孩子身心更健康。r
4.不带情绪与孩子沟通。r
孩子在发展的过程中,会出现无数的错误,把这些错误看成成长的契机而不是威胁。指责会让孩子感到难过,却对如何解决问题毫无帮助。严重的错误面前,是输入价值观最好的时机,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孩子需要你的提醒。r
5.陪伴而不是陪着。r
在陪孩子的时候,不要忙着拍一堆照片晒到朋友圈,不妨好好投入到与孩子的互动中。陪ta哭陪ta笑陪ta闹……这是有效的陪伴。每天安排一点这样的时间,不需要额外的方法,好的亲子关系就是好的教育。r
6.父母教育功能分工。
在一个家庭中母亲的功能是“容纳”,就像一个器皿,容纳孩子的各种情绪各种挫折,不管孩子需要多大的风雨,母亲都是一副张开双臂的模样,随时欢迎孩子回家。父亲更像是一个向导,引领孩子向外探索,把外面世界丰富多彩的信息带回家,帮助孩子架起与外部世界的桥梁。这样的孩子安全、勇敢。
在日本,曾经有一档火了29年的综艺《初遣》,节目拍摄的主题很特别:拍摄父母对孩子的第一次放手。r
有位母亲,看着第一次哭成泪人儿的3岁女儿,尽管满脸写着舍不得,可手里的动作,却是轻轻把孩子往前一推,跟她说:“你可以的,妈妈在这等你回来哦。”r
其实从我们上幼儿园的第一天,一到十大写,再到长大工作,和父母的每次别离,何尝不是在重复这个过程。rr心理学家西尔维亚说过:“这世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目的,只有一种爱指向分离,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r父母和孩子的缘分,像龙应台在《目送》里写的那样:r“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r那在这个过程中,父母能留给孩子最宝贵的教育,应该是什么呢?r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生活即教育。r在当今巨大的社会压力下,很多人埋头扎进学习和工作的苦海里,却忘了生活本身,也是一门需要认真学习的人生功课。rr父母能做的,或许就是在孩子飞速成长前,挡在社会前面,言传身教,告诉他们怎样爱护自己,好好生活,然后在最关键的时刻,轻轻一推,目送孩子渐行渐远。r爱需要智慧,放手更需要智慧。r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疼爱,就是学会把手放开。
我只说说对孩子的教育。
放手,是对孩子最大的爱。
阳光,大气,不矫情。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孩子很小的时候离不开父母的看管,只要是稍大可以自理了,家长可以试着放手。从小让孩子感知身边人身边事,面对各种不熟悉的环境,面对种种棘手问题,学会处理学会遇事不惊!从小锻炼了独立的性格!
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一个孩子,平时教育孩子多与同学老师相处,帮助他人善待她人,养成阳光开朗的性格,能识别善美丑恶,不斤斤计较,能识学会让人一步自己宽。
教育孩子这样,首先家长就要以身作则。
放手,并不是啥也不管,我们可以在旁边在远处关注着孩子,关键时候推一把;拉一把。在家多分享美好的,阳光的充满正能量的人和事,对孩子也是潜移默化的影响!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