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甲士的首级。《左传·桓公六年》:“六月,大败 戎 师,获其二帅 大良、少良,甲首三百,以献于 齐。”杜预 注:“甲首,被甲者首。”《荀子·议兵》:“五甲首而隶五家,是最为众彊长久,多地以正。”王先谦 集解:“获得五甲首,则役隶乡里之五家也。”《宋书·垣护之传》:“护之 依险拒战,斩其都军长史,甲首数十,贼乃退。”
卜甲
[bǔ jiǎ]
占卜用的龟甲。
负甲
[fù jiǎ]
1.背着皮甲。《左传·昭公二十二年》:“六月,荀吴 略 东阳,使师伪糴者负甲以息於 昔阳 之门外。”
甲米
[jiǎ mǐ]
清 代发给八旗兵丁的禄米。
玄甲
[xuán jiǎ]
1.铁甲。铁色玄黑,故称。《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霍去病 ﹞ 元狩 六年而卒。天子悼之,发属国玄甲军,陈自 长安 至 茂陵。”张守节 正义:“玄甲,铁甲也。”汉 班固《封燕然山铭》:“玄甲耀日,朱旗絳天。”
大甲
[dà jiǎ]
1.长而大的铠甲。
甲外
[jiǎ wài]
军阵之外。
甲紫
[jiǎ zǐ]
即龙胆紫。溶液为紫色,通称紫药水。有机染料的一种,也可作药用。
宫甲
[gōng jiǎ]
太子宫中的卫兵。《左传·文公元年》:“冬十月,﹝ 商臣 ﹞以宫甲围 成王。”《旧唐书·隐太子建成传》:“建成 乃私召四方驍勇,并募 长安 恶少年二千餘人,畜为宫甲,分屯左右 长林门,号为‘长林兵’。”
脱甲
[tuō jiǎ]
脱掉铠甲。喻停止战斗。
甲亢
[jiǎ kàng]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简称。因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症状是甲状腺肿大,心悸,手抖,眼突,怕热,食欲增加,体重减轻等。
主甲
[zhǔ jiǎ]
犹当事人。
甲香
[jiǎ xiāng]
海螺介壳口圆片状的盖。可入药,也可作合香原料。
枕甲
[zhěn jiǎ]
枕着铠甲。形容时刻准备作战。
释甲
[shì jiǎ]
脱下战衣。谓士无戒备。《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庆氏 之马善惊,士皆释甲束马而饮酒,且观优。”亦指罢兵。汉 陈琳《为袁绍上汉帝书》:“虽欲释甲投戈,事不得已。”梁启超《新民说》:“昔 希腊 列邦,干戈相寻,一遇 波斯 之来袭,则忽释甲而相与歃血焉。”
櫜甲
[gāo jiǎ]
谓衣内披甲。《左传·昭公元年》:“子晳 怒,既而櫜甲以见 子南。欲杀之而取其妻。”杨伯峻 注:“《周礼·考工记·函人》疏:‘以衣衷著甲谓之櫜。’则此櫜甲即 襄 二十年《传》之衷甲,非藏甲于櫜中。”
甲醚
[jiǎ mí]
二甲醚为易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甲姓
[jiǎ xìng]
贵族世家。
敛甲
[liǎn jiǎ]
犹束甲。整理盔甲,表示准备战斗。《左传·定公九年》:“书 与 王猛 息。猛 曰:‘我先登。’书 敛甲曰:‘曩者之难,今又难焉!’”元 范梈《蕲州城下晚泊及西方事平有喜作诗》:“戍人新敛甲,垂老幸时康。”
甲役
[jiǎ yì]
军务。
甲馆
[jiǎ guǎn]
1.亦作“甲舘”。1.汉 代楼观名。《汉书·元后传》:“甘露 三年,生 成帝 於 甲馆 画堂,为世适皇孙。”南朝 梁简文帝《叙南康简王薨上东宫启》:“常愿陪承 甲馆,同奉 画堂。”
鳖甲
[biē jiǎ]
1.鳖的背壳。可制中药。
甲族
[jiǎ zú]
甲族jiǎ zú,1、指世家大族。2、指甲壳动物。
甲拆
[jiǎ chāi]
亦作“甲坼”。前蜀 贯休《寿春节进大蜀皇帝》诗之四:“春力遍时皆甲拆,王言闻者尽光辉。”
鳞甲
[lín jiǎ]
动物用以蔽护躯体的甲壳。泛指一切有鳞和甲的水生动物。
甲等
[jiǎ děng]
第一等。
鼎甲
[dǐng jiǎ]
1.指豪族大姓。唐 薛廷珪《授韦韬光禄卿等制》:“鼎甲华宗,松筠茂行。”唐 李肇《唐国史补》卷上:“四姓唯 郑 氏不离 滎阳,有冈头 卢,泽底 李,士门 崔,家为鼎甲。”
符甲
[fú jiǎ]
犹孚甲。种子的表皮。符,通“孚”。
甲牀
[jiǎ chuáng]
放置铠甲的架子。《新唐书·兵志》:“十人为火,火有长。火备六驮马。凡火具乌布幕、铁马盂、布槽、鍤、钁、凿、碓、筐、斧、钳、锯皆一,甲牀二、镰二。”
邻甲
[lín jiǎ]
邻里中为首的人。
鼇甲
[áo ji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