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兰被誉为“兰花皇后”,因为它开花时形似飞舞的蝴蝶秋 徐志摩,花朵多,花期长,因此也象征着忠诚、智慧、理性和美德。 用花来比喻,我觉得林徽因更符合花的特点,从她对徐志摩的“拒绝”就可以体现出来。
林徽因
1920年秋,徐志摩在英国伦敦结识了林徽因。 一位是就读于爱丁堡大学的少女,一位是意气风发、风流倜傥的才子。 林徽因美丽的智慧瞬间点燃了林徐志摩久违的激情,让他迅速坠入爱河小学生作文,而林徽因也被这位徐志摩的才华所吸引。 两人开始通过书信往来,徐志摩的妻子张幼仪随行来伦敦时,两人联系频繁。 徐志摩除剑桥大学外,所有时间都在接近她心目中的“女神”,像情人一样直截了当、狂暴地表达爱意。 再加上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也不反对,认为两人自然而然走到了一起,不过林徽因这个姑娘并没有在突如其来的感情中迷失自我。 一阵阵悸动之后,林徽因还是按部就班地活着。 过着自己的生活,维持着与徐志摩朋友之间的情谊,却从来没有给他温暖的回应。 1921年10月,林长民回国工作,女儿林徽因随他回国,随即与青梅竹马梁思成结婚。
林徽因和徐志摩
此后,徐志摩对林徽因的喜爱丝毫未减。 当他被老师梁启超劝说成年后要美的时候,他甚至说:“我会在茫茫人海中找到我唯一的灵魂伴侣,得到我是幸运的;不,是我的命运。” 就这样”强势回答,并多次不顾林徽因的劝告,去了林徽因和梁思成约会的快雪堂。对此,梁思成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徐志摩的厌恶。徐志摩是不是收敛了自己,虽然发生了那么多不愉快,但林徽因和徐志摩还是保持着挚友的关系,甚至徐志摩在生命的尽头还匆匆搭上了从上海飞到北京的班机,为了能够出席当晚林徽因驻外使举行的演讲;林徽因的《纪念志摩逝世四周年》一文和《勿忘》一诗,也公然表达了对徐志摩的怀念。
林徽因徐志摩一起接泰戈尔
林徽因晚年总结自己与徐志摩的关系:“徐志摩当时爱的不是真实的我,而是他想象中的林徽因秋 徐志摩,充满浪漫的情感,但我其实不是他心目中的那个人”或许,林徽因就是徐志摩心目中爱、自由、美的完美女神,所以才会为之痴迷,甚至苦苦追求。 然而,他念念不忘的是这个所谓的“女神化身”,而不是林徽因这个真人。 只是他自己勾勒出的完美女人的幻想,放在林徽因身上,然后就爱上了。 精明聪明的林徽因看穿了这一点,明白这不是真爱。 如果她接受了,她可能就要戴上枷锁,而在这段感情中,她扮演着这个如水月光下的花一样脆弱的人。
林徽因要做的是做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自己,她不想成为另一个人完美的幻想。 这才是她拒绝徐志摩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