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如果不熟悉某件事,就不要轻易发表评论,不然,不仅会暴露门外汉没见识的缺点,还会引发众怒。
今天就来看看,那些不会说话的憨憨,如何一句话激怒了各个专业的人。
你学计算机帮我修一下电脑
会计就是数钱的学英语,说明书来翻译下电商,毕业后是打算淘宝么空乘,你们只是端茶送水的学中文?以后给人当小秘?学新闻:呦!狗仔啊
学物流?帮我收两份快递吧最后,还有一句可以激怒所有专业的话:不就读个书吗?哪里来的这么多烦恼和压力?
听到这些以偏概全的话,既觉可笑失礼,又让人愤怒得想口吐芬芳。
一方面,这是门外汉对学科、专业的刻板印象,无可避免。另一方面,又不禁让人想到:找工作一定要专业对口吗?
摘取2019年《财富》中国500强企业前100家企业,统计总经理职级以上的高管,发现其中8成高管所从事的工作与他们的专业是相匹配的。
但仍有很多人从事着专业不对口的工作,毕竟社会上有那么多种类的工作,不可能学校设置一个专业,就能满足所有需求。
据《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报告》显示,2018届大学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为66%。在本科学科门类中,2018届毕业生从事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最高的是医学(93%),其次是教育学(84%),最低的是农学(57%)。
学什么专业就要做什么工作吗?
这不一定,要分专业来看。以下为30个与工作相关度最高的专业:
从具体的专业来看,进入前30的专业,多属工科或教育学科。
再来看看与工作相关度最低的30个专业,社会工作位居最末,相关度仅为40%,其后为文化产业管理、旅游管理,冶金工程等专业。
由上图数据可见,一些应用方向较窄的“冷门”工科、基础理科、技术性要求不高的人文社科专业,比较难找到对口的工作。
因此这些专业的同学,大多选择了不对口的工作、跨学科考研、考公务员等方式,来开始自己愿意从事的工作。
人的认知是不断进化的。就算一开始选择的工作,是与专业对口的,但过了几年,还是会有人选择转行、转业。
艺术学、管理学与文学的毕业生,有约四成会在三年内转岗转职。其中的大多数人,会选择直接“转行”。
村上春树说,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正确的选择,我们只不过是要努力奋斗,使当初的选择变得正确。
不要用所学的专业,限制了自己未来的发展。有的人工作若干年后,发现了自己更喜欢的专业,于是跨专业考研考博成功了。有的人工科专业,因为热爱去做了编剧……毕业后转行成功的,更是不计其数。
如果你不喜欢自己的专业,与其抱怨和迷茫,小学教育网,不如赶紧找到方向。
实在不知道该选择什么,而被动接受之后感觉并不痛苦,那么就顺其自然,然后把当前的道路当成最好的路,把现在的专业变成自己的兴趣吧。
回答这种问题,是否有教唆之嫌?但我还是要说;因为这是我亲历所为,当某某去做一件事,结果没办成,甚至搞砸了,回来与大家说……这时你只要说:不对呀!我觉得你肯定行啊,咋弄成这怂样啊?你也不行啊!再看对方;那肯定是火冒三丈啦!
我平常听着最来气的一句话就是
“还大学生呢,读那么多书,这都不会[微笑]”
每次听到这种话的时候,要么就是长辈叫你做什么,你没接触过,说不会,要么就是什么东西长辈很熟悉,你没见过,不会用,这时候就会听到长辈阴阳怪气的揶揄。
我就很纳闷了?
难道读个大学就什么都要会了?
我读个大学就要什么都要学?不知道就是我的错?
大学也是分专业的好不好,术业有专攻,大学生也不是全能的,不是什么都学,请理性看待大学生
有一天,我听到一位学生对别一位学生说:你装什么B啊?……结果两个人就打起来了。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