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教师说:记得我们班一位男孩子因患支原体肺炎在家休息。由于父母亲工作繁忙,孩子在家由奶奶一人照顾。奶奶告诉我们:"天天陪着孩子真的很累!希望孩子赶紧好起来,去上幼儿园。"当时,我就对奶奶说:"您去休息一会儿,我来陪他讲会儿故事。"后来,每次我去家访时,奶奶都非常高兴地说:"您来了,我可以放松一下了。"后来我们了解到孩子每次吃饭都让奶奶头疼,就选择在孩子吃饭时间去家访,不仅承担了陪孩子吃饭的事儿,还在饭后陪着孩子讲故事、念儿歌或玩一些小游戏。而此时他的奶奶就可以稍微放松一下或去做一些其他事情,奶奶非常感谢我们。不仅孩子盼望我们去家访,奶奶也盼望我们去家访。
三、调整与改进
1.当家长不希望教师去看望生病孩子时,教师应该怎么做
首先,要理清楚家长为什么不要教师去看望孩子:家长是真的不希望教师去家访,还是说客气话,担心教师太劳累了?若是反感教师家访,要分析是反感教师还是反感家访行为?
其次,要依据原因有的放矢地去改进和调整行为。若是因为家长反感教师,那教师就要反省自己平时与家长有没有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有可能是教师平时工作没做到位,家长对教师没有建立起信任感、信服感。在日常工作中教师不仅要关注每位孩子的全面成长,而且要关注每位家长对自己工作的满意度,及时沟通,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教师要敏感于家长的情绪变化,对于家长关注的任何细节和细小的事情,都要及时给予回应,不要让细小的误会堆积成大误会。一般来说,家访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沟通途径和方法,因为家访是教师传递和表达爱孩子的情感的过程,是教师展示专业性的过程,教师要将家访作为建立双方信任感的契机。若是因为家长反感家访,说明教师没有让家长感受到家访的积极意义。有可能是以往教师的家访行为只是增加了家长的负担,没有让家长感受到其价值,那么教师就应该反思如何让家访更有价值,不仅要向家长表达家访的动机和自己对孩子的关爱之情,更要让家长感受到家访对孩子情绪、心理等方面的正面影响。比如,孩子由于盼望教师来,表现得很听话、很开心;教师家访时会陪孩子念儿歌、讲故事、玩游戏等;教师给家长示范如何科学照顾和教育生病中的孩子,让家长现场感受到教师来访的价值,使家长产生期望教师来家里看望孩子的积极情感,使家访成为改善家园关系的契机。若是因为家长担心教师将病菌传染给孩子,那么教师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家长的想法,坚持"以保护儿童健康"为首要原则,但不等于就一直不去看望孩子。教师可以选择在孩子住院时去看望孩子,因为医院是公共场所,消毒措施齐全规范。这样,既不会增加家长打扫卫生的负担,又能减少家长的顾虑,家长容易接受教师的来访。
再次,要理解家长在孩子生病期间容易产生负面情绪。教师要理解孩子生病时家长的情绪可能会处于非理性的状态,不能与家长计较。无论孩子是在家生病的,还是在园受伤的,再理智的家长在孩子生病期间都会有些负面情绪,教师不能计较,要真诚地去对待。不仅要真诚地关心孩子,还要格外关心家长的情绪并给予安慰,使其感受到教师的包容、大度和关爱。
2.孩子生病三天就要家访的制度是否有必要
讨论到这个问题时,教师们一致认为:家访很有必要,但不需要园里用制度来规定。因为如果教师去家访只是迫于制度,他可能只是去走个形式,并没有发挥出家访的真正价值。在教师充分认识到教师去看望生病在家的孩子不仅是教师表达爱的情感的契机,也是家长了解教师专业水平,对教师产生信任感、信服感的契机后,教师会主动积极地提升自己的专业判断水平:教师会自己决定是否要去探望、探望的频率、怎样探望(是自己去还是和班级幼儿一起去)、每次去解决什么问题、带什么礼物去……
3 .教师要因人而异、因病而异、因时而异,来决定自己是否去探望孩子。
因人而异。有些家庭对孩子特别宠溺,孩子稍许有些情绪不好,家长就让孩子长期在家休息,或者在秋冬季节就让孩子在家休息了。对于这类孩子,教师应当从最利于孩子教育发展的角度出发去家访。一方面可以去了解孩子在家里的状态,另一方面告知家长和孩子幼儿园里正在做什么、已经做了什么、其他小朋友的发展状态和情绪状态,让家长感受到孩子上幼儿园对孩子发展的积极意义,激发孩子主动上幼儿园的愿望,从而达到改变家长和孩子的态度的目的。
因病而异。若是孩子在园摔伤或因为与同伴发生冲突而导致身体受到伤害,无论病情轻重,教师都要在第一时间通知家长并将孩子送到医院。无论孩子是否住院治疗,教师在当天下班后要再次去看望孩子,且根据孩子受伤情况决定看望孩子的次数。若孩子因为感冒咳嗽在家休息几天,教师就不一定要去看望了。对于生重病的孩子,一天没来园教师就要打电话询问病情,三天没来就要前去看望,且要根据幼儿病情决定探望次数。同时,教师可以了解一些相关的护理知识或经验,给家长支招,以表达教师的爱心、展现教师的专业性。
因时而异。孩子生病在家的时间段也有不同。如,新生入学适应阶段,就会有一些孩子因为不适应而不来园,此时正是开学季,教师一般都很忙,带新生班的教师就更忙了。如果教师也非常清楚孩子没来上幼儿园的原因只是一时不适应,那么教师就不一定因为孩子三天没来园就去家访。再如,在传染病高发期间,如果班级中有孩子得了水痘、手足口病等,很多家长就会让孩子在家"躲避"。此时,教师就要尊重家长的想法,也不一定逐个对休息在家的幼儿进行家访。
不论是生小病,还是生重病,教师都要在孩子第一天没来时打电话与家长联系,及时了解情况和掌握准确信息是很有必要的。不管什么年代什么类型的家长,"情"永远是第一位的,情感是基础。若教师前期不重视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情感基础,后期可以通过家访传递情感、增进双方的情感,同时也可以传达教师的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