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上海市静安区闸北实验小学副校长、语文教师钱玉华
图: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张康哲
进入小学,孩子们将开始新的人生旅程。一些家长在入学前有些担心,希望能为孩子做好最好的准备,实现从幼儿期的顺利过渡。
那么父母可以做什么呢?首先是心理准备——带孩子参观学习的校园,帮助他们消除对新环境的陌生感和紧张感。二是情感准备——让孩子在开学时亲近同伴、亲近老师,热爱新学校;三是学习准备,主要是指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比如激发孩子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又如培养孩子有意注意、倾听的习惯、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习惯。
父母需要做什么?我认为家长不应该让幼儿过早、过多地进入学科知识的学习。比如,有的家长让孩子在学龄前阶段参加各种“拼音班”。对于老师在课堂上需要教授的一年级拼音知识,他们要求孩子提前几个月甚至一年开始学习;进行“突击”和“补充”。面对这样的现象,作为一线教师,我很担心,也觉得没有必要。因为从课堂教学的角度来看,过早进入拼音学习会带来很多问题。
首先,不利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小学阶段,尤其是在第一学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非常重要。一些学前学过拼音的孩子,觉得自己掌握了汉语拼音的相关知识,会读、会拼、甚至会写,还能默写。他们不需要认真听老师讲课;久而久之,他们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就会弱于其他学生。同时,老师们也会在课堂上多关注那些没学过拼音的孩子儿童教育网,多给他们练习和表演的机会,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大有裨益。
其次,不利于积极情感体验的积累。过早学习拼音会降低部分学生对新知识的期待感和掌握新知识的成就感。踏入小学大门,孩子们充满了学习新知识的渴望;走进教室,在老师的引导下,认识了声母和韵母,并会拼写……这样的人,从不知相会,永不成能。学习过程会产生成就感和自豪感孩子的心。然而,以前学过拼音的孩子过早地释放了拼音学习的成就感。简单的重复会大大降低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再次,不利于标准化学科知识的巩固。学龄前阶段,有的孩子在校外机构学过一次拼音,但“学过”并不等于“学对了”或“学得好”。一些校外机构的教学人员可能没有接受过专门培训,只是凭经验教学,孩子在上学前可能会接受错误的知识。这种先入为主的错误认知幼的拼音,以后极难改正,甚至比学习新知识的时间还要长。小学汉语拼音知识的教学,目标明确,要求严格幼的拼音,过程循序渐进,所以大家一定相信学校的老师相比之下更专业。
低年级的汉语拼音教学由过去的两个月延长至两年。其要求是使学生能正确拼写和发音,能用汉语拼音读写,能说普通话。不需要复制和听写。就实际教学效果而言,大部分孩子都能达到这个目的。过早地学习拼音可能会消耗孩子大量的时间,但最终却是“事倍功半”,有时甚至会“得不偿失”。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真心希望幼儿家长不要过度着急,不要“随大流”,不要“跑路”,有所为或有所不为。
“北京家长俱乐部”
中国青年报教育科学部、北京市教委
联合发布
为高三学生提供一站式新高考解决方案,包括选科、冲刺提分、志愿填报。详情请扫描二维码或点击链接查看详情:
高考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