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高三历史老师,有20年的高考历史教学经验。简单谈一谈学好历史的方法:
要想学好历史:
首先得对历史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其次,要熟悉基础知识。课前预习、课中认真听讲做笔记,课后多复习。这些基础知识是提升自己历史成绩的基础,基础不牢就没法提升自己;但光有基础知识还不能学好历史。真正提升自己历史学习层次的是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眼光去看待历史事件、去思索历史现象。
第三,学会横向比较、纵向比较。比如我国宋朝时期同时代的世界发生了哪些大事,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大事?儒学的发展史及其影响等等。
第四,学会跳出历史教材学历史。多思考历史事件,不仅仅要学教材,还要跳出教材思索真理。比如甲午战争的影响;甲午战争的影响教材提了不少,但有一点没有提到,就是甲午战争的失败打断了我国近代化的进程;洋务运动开启了我国近代化的进程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如果没有甲午战争的失败,可能我国也能象其它资本主义国家那样进入近代化国家行列。但甲午战争的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在中国的失败,洋务运动从此终止,从此中国走向政治制度上救亡图存的道路。
做好了这四点,学好历史不难,高考稳操胜券。
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我结合个人的教学工作和接触到的学生实际从课前、课上、课后三个方面来回答这个问题。
课前一定要预习。现在基本上在上课之前学校都会下发一个导学案来引导学生课下完成预习任务。大部分学生在用导学案预习的时候仅仅是完成导学案的填空部分。更有效的做法是,在完成填空部分的同时在教材中做好标记。这里的标记除了将重要知识点划出来之外,还要在教材对应的位置标记关键字。以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十四课文艺复兴为例,导学案中会梳理文艺复兴时间、发源地、原因、内容、实质和影响。我们需要做的第一步是阅读教材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填在导学案上,之后在教材中划出这些答案,最后在这些问题旁边写上问题的关键字。以文艺复兴发生的时间为例,你需要在教材上划出14世纪中叶,并在旁边写上“时间”二字。这样,在上课之前就可以一目了然的了解这节课的重要知识点有哪些,并把感觉不好理解的内容做好标记,上课的时候集中解决。
课上一定认真听课。不管哪一门功课,认真听课永远是最重要的前提。很多人会认为历史学科背背就行,听课的意义不大。之前的历史课确实也面临这样尴尬的局面。我记得我初中三年的历史老师都不是历史专业出身,当时感觉好像随便一个老师就可以教历史,考试基本上死记硬背就可以应付。但是,随着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这样的情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以我自己为例,本科四年,研究生三年,接受了七年历史专业教育。周围的同事和我了解的周边学校,历史任课教师基本上都接受了四年得本科专业学习,学科素养和学科思维已经具备。在备课的时候绝不只是照本宣科随便让学生划划背背就了事。每位教师是有备课逻辑的,怎样去提问,知识点之间怎样去衔接,怎样借助教材之外的材料帮助学生搭建“脚手架”…都是我们在备课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认真听课可以帮助自己更好的理解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会减轻记忆负担。
那么听课的时候听什么呢?首先,认真听老师讲解在预习中感觉有难度的部分。其次,重点关注一些重大事件发生的原因、影响。一般这样的知识点答案要点会比较多,背诵会有难度。借助老师提供的相关材料去解读需要背诵的内容,在理解的同时会减轻记忆负担。有时候,教师也会凭借自己的教学经验引导学生去概括关键信息来帮助记忆。第三,关注老师在课堂上设置的归纳、概括、内外迁移的知识点。还是以文艺复兴这一课为例,老师很可能会将文艺复兴与中国的新文化运动进行比较。这两个知识点都属于思想解放运动,在内容和影响方面有相同之处。在考试中,材料分析题会经常将这类相似知识放在一起考查。
另外,在现在的历史考试中仅仅靠死记硬背是考不出高分的。以青岛地区为例,材料分析题中除了考查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之外,还有很多开放式题目。尤其是最后一题学以致用部分,直接以历史论文的形式进行考查。这对学生来说是很有难度的。课上讲的不仅仅是知识点,还有能力的训练和解题方法的引导,所以认真听课很有必要。
课后及时复习。很多中学生历史成绩不好是因为知识点记忆不牢,他们觉得要提高历史成绩就是不停的去背。这样的话,历史成绩可能会提高,但是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于同时学七八科的学生来说,这样做其他学科很难兼顾。其实,正确的做法是反复去看,去浏览知识点,而不是集中时间去背。按照人的记忆规律,遗忘是正常的。防止遗忘的办法就是反复的回顾。比如,周一上完历史课之后,有的学生当天回家认真的拿出集中的时间将课上学习的知识点背的滚瓜烂熟之后,就觉得这个知识点掌握了,以后就不用再看了。结果,不用说等到考试,就是四五天之后,会发现背过的知识点又忘了。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当天学过的内容,如果课上保证效率,其实大部分内容就记得差不多,当天回家之后拿出几分钟的时间把当天学过的内容浏览几遍就可以。第二天的时候,用更少的时间再看一遍,第三天再看一遍,这样经过三、四次的反复之后,基本上知识点就牢牢地掌握了。同样的三十分钟,分散来用效果会更好。
希望以上的分享能够对你有帮助。
这对中学生怎么学好历史我先说明下我中考时候历史的满分。
我就说一下我自己的经验,希望可以帮到你
1、初中历史的时间比较重要,但是记住所有的时间是不太现实,但是要记住事件发生的年代顺序。
2、历史属于文科,应该将背诵作为重点,背诵也是有技巧的,比如我早上背诵比较快,也感觉效果最好,因为有科学研究表明,早上是人的记忆力最好的时候。
3、记住历史事件发生的意义,以及在同一时间发生在不同地点的不同事件,比如巴黎和那时候中国正在进行五四爱国运动。
4、没事的时候多看些历史的书籍,或电视剧和影片等媒体,现在互联这么发达,看不懂得都可以自己查询得。
5、习题强化,多做些习题,历史答题也是有模式的,比如关于抗日战争的启示,你可以写:落后就要挨打之类的。
6、时事关注,关注一些现在的事情,国际关系,比如中日、中美、还有最近的一些会议。
希望的回答可以帮助你!
历史相对于其他学科有几个非常明显的特征
一:首先,历史是时间和空间的结合,学习历史不能脱离时间和地域的限制,所以学历史必须要建立一个二维的世界 同一时间 不同地域发生了什么事 不同时间 同一个地方又发生什么事 。构建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其次:如果需要更深层次的了解历史,那么就会需要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一点(同一时间 同一地域)做出全面不同层次的分析 (政治 经济 外交 军事 文化 思想 )
二:由于历史知识的杂乱无章 记忆就成为学生们的一大难题 我们可以利用当下最火热的思维导图来解决。它可以帮助我们梳理思路,整理知识。(下面是几张思维图 只能传九张 如果觉得可以私信我 我可以提供更多)
三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 是由人的生活所构成的,那么历史也必定符合生活。所以在学习历史过程中 多联系实际 想想为什么。多想想后果 会怎么样。 要经常把自己带入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去考量思考。这样就会加深理解(这一方法的最大误区就在于:有些同学容易以现代人的眼光去要求看待古人。忽视了历史的时代性。须知 一切都是以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首先你要有兴趣,不能再心里反感他,这样才能正视这一学科,不能害怕学历史,因为一害怕就容易逃避,会形成恶性循环。
历史没什么可难的,你可以读读每个阶段的历史有趣的故事,你会发现很有意思,特别是书本上每个章节都有的小故事,这些小故事可不是随便放的。有助于提前预习。
历史有主干,你只要吧主干上的关键事件,影响记清楚,剩下的枝干完全可以根据方法,事件延伸规矩去添加,历史是最具有规律的。
答题时,
任何大题的分析都离不开政治,经济,影响,你这样抓住这个,儿童教育,你会发现其实每个题目就这点东西,把关键事件发生的事,颁布的重大政治,经济举措,你就没什么困难。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