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中秋节的由来
中秋节,即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关于这个节日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关于这一天的传说和传统也有很多。
“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中。 根据中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称“中秋节”。
一年有四个季节,每个季节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 故仲秋二月称为中秋。 直到唐初,中秋节才成为固定节日。
《新唐书·卷十五·纪事五·礼乐五》载“文宣王、武成王置春中秋”,“开元十九年,建太公尚福祠”留侯张良。相配。仲春中秋祭祀,祭祀乐制如文。
中秋节又称中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也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中秋节的流行始于宋代。 到明清时期,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八月十五。
八月是秋天的第二个月。 古称中秋。 因正值秋季八月,民间称中秋节。 又称秋夕、八月节、八月半、月夕、月夕。 因这一天月圆,象征团圆,故又称团圆节。
中秋神话传说手稿
1、吴刚获得桂冠
相传月宫里有个叫吴刚的人,他是汉朝的西河人。 他曾跟随仙人修道,到达天界。 这棵桂花树生长茂盛,高达五百多丈。 每次被砍掉,被砍掉的地方都会立刻重新闭合起来。 李白在《赠崔似虎文坤记》诗中写道:“月中欲砍桂,持寒薪。”
2.玉兔捣药
嫦娥身边有一只玉兔。 据说,嫦娥的身体变轻了,开始升空的时候,她慌张地抱住了一直喂着的小白兔。 白兔和她一起去了月球。 玉兔在月宫有捣药的杵,晚上在药臼里捣丹药。 这个神话流传到日本后,就变成了玉兔捣年糕。
02
手稿
03
中秋节的好词
月光融,月色皎洁,月光如水,月圆花好,月明星稀
山高月小,月光如银月,月明风清,月明星稀,月牙如钩
晓月如帘,月光如水,月光如丝,明月照万里
04
中秋佳句
1、疲倦的月亮躲进云里休息,只留下几颗星星在守卫。
2.一轮圆月升起来了,像一盏明灯,高悬在天上。
3. 月亮睁大了眼睛,慈祥地看着村庄和田野,就像一块抛光的铜板。
4、月亮是圆的,像一个纺车,纺着她浪漫的遐想。
5.晚上,很安静。 玉盘般的圆月穿云而过,淡淡的月光洒在大地上。
6、一轮杏黄色的圆月从山口悄悄爬出,把倒影投进湖里。
7、圆月如黄灯笼,从东方升起。
8、入夜,圆月升起,一片宁静随着月光如银雾洒在大地上。
9、月亮渐渐升起。 她一袭白纱,端庄安详,温柔大方。 她的脸像银盘子,透过柳枝,留下温柔的微笑。
10、清晨,残月像一颗失去光泽的鹅卵石,抛向天空。
11、一弯新月像一艘尖弓的小船,划在深夜静谧的湖面上,寄给我一片感慨。
12、一轮弯月高挂在深蓝色的天空,清澈如水的光普照大地。
13. 一轮朦胧的月亮如蝉翼般从透明的云层中钻出,闪着银光。
14、初升的月亮挂在山顶。 虽然苍白如云,但每时每刻都在变亮。
15、月亮出海了。 腾空而起的那一刻,它仿佛猛地一跃,浑身溅起水花,任由多情的海水冲刷着,显得格外光洁。
05
中秋节诗歌
1、明月是什么时候? 向天请酒。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2、愿人长寿,万里同乐。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3、至此,天上不会有什么意外,应该是嫦娥丢给别人的。 ——皮日修《天柱寺八月十五桂花》
4. 风露下翩翩起舞,不知今何夜。 ——苏轼《念奴娇中秋记》
5.可怜的今夕月,去哪儿去哪儿。 ——辛弃疾《玉兰花缓中秋酒》
6、元坡上寒天,说天下同。 ——李樵《中秋月两首诗下》
七、兼顾数十年大事,十地共庆中秋。 ——范成达《水调歌头·详述十年》
8、舞寻影,何似身在人间? 转诸葛,低齐户,照无眠。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9、不知天上宫,今夕何年。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10、桂花飘玉,正月满天,夜凉如洗。 ——文征明《念奴娇中秋话月》
11、何况千里,清风吹岚都。 ——崔少富《戏南斋兄忆山》
12、暮云聚溢寒,银人转玉盘默。 此生今夜不善,明年明月何处望。 ——苏轼《中秋月》
13、今夜知春风暖,虫声透绿窗纱。 - “月夜”
14、待月敬酒,绿景唤方尊。 祈求华星坠落,祈求明月浮轮。 ——文天祥《回东提居中秋请宴》
15、故乡在西北何处,月圆在东南。 ——《8月15日》
16、今夜,月色满天盼,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健《十五夜望月》
17、秋色淡路漫漫,兰桂花香扑鼻而来。 月明圆,人行万里,风疾帆轻。 ——张湫炎《周辞中秋记》
18、山中夜来月,天亮才见。 ——《泥庄中秋》
19、风光好难重逢,他年此日应惆怅。 ——《8月15日夜》
20、明月出天山,茫茫云海之间。 风吹玉门关万里。 ——李白《过山月》
21、星辰铸就光彩,风露铸就晶莹。 能改变世界的,是玉静。 ——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戏月》
22、城西黄昏,泊舟始长桥望月。 渐上远烟浮草,忽依高阁落檐前。 ——徐渭,十五夜到建宁
23、今夜,眼不见,任萤火争寒。 ——《中秋见月》
24、快上西楼,怕天上乌云遮月。 却唤玉仙笛,噼里啪啦地吹……若像今夜那样长圆圆圆的,恩情未必只靠辞别。 ——辛弃疾《满江红》
25、海上生明月,此时天涯。 ——《望月怀远》
06
中秋佳节
1、我喜欢中秋节的意境。 她每年都能给我带来新的感受、新的体验、新的收获。 我愿意在这意境中感受亲人的爱,品味人生的哲理,感受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
2、赏月,在家的亲人不禁想起在异乡的亲人,在异乡的人不由得想起自己在家乡的亲人。 因此,中秋节又被称为“团圆节”,也被称为“花红月圆人团圆”。
3、夜渐渐深了,当月亮重新出现在屋檐下时,它已经披上了一件洁白的裙子,刹那间就显得格外耀眼。 月亮已经成熟了,它不再嬉戏,而是一直静静地走在我们的面前。
4、中秋的月亮最美,诗情画意; 中秋的月最柔,柔如水; 中秋节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是一个团圆的节日。 这一天,许多远在他乡的游子纷纷赶回家,与父母亲友相聚,饮酒畅谈。
5、黑夜渐渐垂下,窗帘上画出大大小小的星星,一闪一闪的。 还有一些看不清的云彩,它们似乎是守卫,等待着月公主的再次到来。
6. 月亮来了,它首先穿着浅橙色的晚礼服走进大厅,向大家打招呼。 我们走在街上,月亮调皮地跳过树梢,躲到屋檐下,又突然掠过屋顶,跃过矮墙。 它飞快地跳着有节奏的华尔兹,轻快地走着,在我眼前闪过。 似乎是在炫耀自己精湛的技艺,赢得无数观众的掌声。
7. 十五日,月亮又升上了天。 看,一轮明月在深蓝的天空中微笑,望着大地。 大地一片洁白,仿佛蒙上了一层轻纱。
8、细腻而浓密的月光,像一封《星际快车》的信,是嫦娥姐姐邀请人间小朋友到月宫分享她亲手做的桂花糕。
9、这时,天空渐渐暗了下来,大地笼罩在朦胧的夜色中。 月女静静地露出圆圆的笑脸,俯视着广袤的大地。 村落、山川、田野,犹如一幅栩栩如生的玉雕,庄严而秀美。 流了一天的小河在皎洁的月光下缓缓流淌。 晚风一吹,波光粼粼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就像无数小鱼在水面上追逐跳跃。 河边乘凉的人很多,心旷神怡。 孩子们在这月色清澈的夜晚玩捉迷藏……就连他们的歌声、笑声、说话声也像月亮一样柔和和谐。
10、晚上无所事事,实在无聊,就一个人在学校后面的小树林里闲逛,一个人欣赏夜色的美景。 仰望寂静的夜空,皎洁的月亮从树梢后缓缓升上半空,皎洁如玉盘。 柔和的月光如流水般倾泻而下,仿佛滑过一首悠扬的琴声。
11、中秋的月亮,在新疆桥很静。 没有汽车的桥很安静,桥下河水汹涌,游船来来往往,月光洒在水面上,泛着银光。 对面繁华的街道上,不时传来越剧的声音。 月亮是如此明亮,它使所有五颜六色的霓虹灯都黯然失色。
12、每到中秋节,赏月无疑成了对月亮的一种精神诠释。 这片月光弥漫九州千年。 此刻,月光洒满一地的暖意,万里依旧清明,所有目光的思绪,都来自同一个源头。 这个中秋节的月夜,是那样的迷人,那样的美丽。 当我抬头看月亮时,我已经融入了月光。
13、8月15日月圆之夜,皎洁的明月照耀着我的家乡和边疆。 静谧的夜里,你也想我,我也想你。 人们怀念什么? 想念的是远方的亲人。 人虽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无论如何,8月15日这一天,人们总希望能与远方的亲人团聚。 这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是东方文化的深刻内涵。 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挡这种亲情。 因此,中秋节成为合家团圆的象征性节日。
14、中秋节,就这样,在充满魔幻的传说中缓缓延续,永远不变。 不仅是那些童话陪伴我成长,我更希望和寻找那些美好的传说,度过那些凄惨的岁月。
15、似乎每一个中秋节都是在感慨中度过的,而不是在物化中度过的。 如果没有孩子们吵着要月饼,那么中秋节就不知不觉就过去了。
16、中秋节似乎不甘寂寞。 天空中偶尔飞过几只小鸟,三三两两嬉戏追逐,轻快地划出弧线。 不知道是谁家的孩子在树下呀呀学语,开心的追着,旁边的白色小狗开始跟着孩子蹦蹦跳跳,开心地摇着小尾巴,不远处的草地上,某人家的猫也开始了嬉戏,玩弄他旁边的草。 捉迷藏。
17、李白以酒请明月,影成三人。 其实他是孤单寂寞的,忘记了月中嫦娥,那个来自原始社会的精灵。 嫦娥孤独吗? 自从她服用了丹药,飞入了美丽而寂寞的广寒宫,从最初的母系氏族到如今,她就一直在注视着这个世界。 想想繁华繁华的极乐世界,嫦娥就是一个被边缘化的人。 最初的理想虽在,她却留在月宫,独立于天上人间,数着星辰沧桑。
18、中秋之夜,明月挂树梢前,朋友们发来的祝福短信,就像十个人的接力赛,一个接一个地把一份友情和一份温暖传递到我的手中。 . 说到心里,已经步入中年的我久久不能平静。
中秋节的一些习俗
1. 猜灯谜
中秋月圆之夜,公共场所悬挂着许多灯笼。 人们聚集在一起猜灯笼上写的谜语。 因为这是大多数青年男女都喜欢的活动,而且在这些活动中也有爱情故事,所以中秋猜灯谜也被衍生为男女恋爱的一种形式。
2、吃月饼
赏月、吃月饼是中国各地中秋节必备的习俗。 俗话说:“八月十五正,中秋月饼香甜”。 月饼一词起源于南宋伍子牧的《孟良录》。 当时只是一种休闲食品。 后来,人们逐渐将赏月与月饼结合起来,寓意团圆、寄托思念。 同时,月饼也是中秋佳节亲友相亲的重要礼物。
福建厦门还有包饼的习俗,包饼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3、赏桂花,饮桂花酒
中秋节人们常吃月饼赏桂花,吃用桂花制成的各种食品,其中以糕点、糖果最为常见。
中秋之夜,抬头望月中桂花,闻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庆祝一家人的甜蜜,成了一种美好的享受的节日。 在现代,人们多以红酒代替。
4.玩灯笼
中秋节不像元宵节那样有大型的元宵节,元宵节主要在家庭和孩子之间进行。 早在北宋《武林外传》中就记载有将“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嬉戏的活动。 中秋花灯大多集中在南方。 例如,佛山中秋节灯会种类繁多:芝麻灯、蛋壳灯、剃须灯、草灯、鱼鳞灯、糠灯、瓜子灯、鸟兽花木灯等。
少数民族风俗民俗中秋手抄本
1.蒙古语
蒙古人爱玩“追月”游戏。 人们踩着骏马,在银色月光下的草原上驰骋。 他们纵马西行,月亮东升西落。 坚持不懈的蒙古骑手直到月亮落山才会停止追月。
2、藏语
西藏部分地区的藏族同胞过中秋节的习俗是“寻月”。 当晚,男女青年和娃娃们沿着河边散步,随着水中倒映的明月,在周围的河塘里拍下月影,然后回家团圆,吃月饼。
3、广西侗族
广西侗族有“踏月”的习俗。 中秋之夜,各村的芦笙歌舞队在月色下千里迢迢来到附近的村庄,与村民们相聚赏月,载歌载舞儿童教育网,通宵达旦长的。
4、云南德昂族
云南德昂族“过月”。 云南潞西德昂族青年男女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每逢中秋月圆当当,当月色十分皎洁时,不时传来悠扬悠扬的葫芦笙声。山顶上,和青年男女一起“串月”抒情。 有的还通过“串月”送槟榔和茶叶来订婚。
5、云南彝族
云南彝族庆祝中秋节的传统习俗是“跳月”。 入夜,这个民族各村的男女老少聚集在山村的空地上。 腰缠面纱的姑娘,头系布带的小伙子,老头老太婆和孩子们都热情地载歌载舞。 那是那些青年男女诉说爱情的对歌,仿佛月亮也为之动容,越发妩媚璀璨。
6.仡佬族
节前的“虎日”,仡佬族人在中秋之夜一起宰牛,存牛心祭祖,迎新谷。 他们称之为“八月节”。
7.韩语
朝鲜人用木杆和松枝搭成“望月架”。 当明月升空时,请几位被挑选出来的老人登上观月台。 老人看完月亮后,再次点亮观月架,敲长鼓,吹孔笛,一起跳《农家乐舞》。
中秋手稿的外国风俗
1.朝鲜半岛
朝鲜语称“(出息)”、“(仲秋节)”、“(嘉海)”、“(仲秋)”、“(嘉海日)”、“(仲秋节)”。 这一天是扫墓和用新收获的谷物和水果祭祀祖先的日子。 回乡走亲访友,馈赠亲友,也是过中秋节的习俗。 因此,英语也称朝鲜半岛的中秋节为“Korean Thanksgiving Day”。
2. 越南
中秋节也是越南孩子们的节日。 那天晚上,孩子们听了阿桂的传说,看了舞狮,有的还让爸爸给他买了一头狮子,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舞狮。 越南孩子在中秋之夜外出游玩都要提着鲤鱼灯,这也预示着他们长大后要“跳龙门”的寓意。 [15]
3. 日本
日本传统的中秋节称为十午夜,又称中秋节、太郎月。 日本人赏月时吃糯米团子,称为“月见团子”。 由于这一时期恰逢各种农作物的收获季节,日本人举行各种庆祝活动以表达对大自然恩赐的感激之情。 日本人也赏月,称为“月见”,屋内会陈列赏月团子、芒草、芋头等。 [16]
4.琉球
中秋节除了祭祖、祭月外,琉球人还会祭灶,感谢灶神一年来对家人的保佑。 除了月饼,他们还吃一种叫做福尚饼的食物,这是一种上面撒有红豆的年糕。 此外,还有拔河、舞狮等习俗。
中秋节手抄报材料中秋谚语
7月15日中元节、8月15日人民节(张家口)
八月十五在南方,瓜果石榴排在盘子里(邢台)
男不拜月,女不拜灶(石家庄)
岳父吃了乱糟糟的月饼死了(蓟县,蓟县习俗:头一年新媳妇到婆家过中秋,一连几年,都一样在她妈家是真的,不然月饼她会吃的乱七八糟)
五月回港接龙舟,六月收割庄稼赚钱,七月烧纸过玉兰节,八月赚钱买糕点尝中秋(茂名)
冬不饱,夏不饱,8月15日满食。 (广州,中秋佳节,瓜果累累)
8月15日冬至节停课,教学(山西,中秋节停工,冬至期间招待教师)
到了中秋节,又到了摸秋的时候(鄂西·土家族)
八月触秋,摘柚抱瓜不算偷(墨丘:风俗,月夜偷别人园里的果子不算偷地球,所以未生育的已婚妇女触秋不被发现,可以早点生孩子。)
中秋手抄报材料中秋假期
8月15日的月亮——又白又亮
8月15日吃月饼——节日美食
8月15日喜事——人月相逢
8 月 15 日生孩子 - 正好赶上节日
8月15日观桂——花开月圆
8月15日吃年糕——时间还早
8月15日看灯——迟到半年
8月15日除夕——不吉利的节气
- 结尾 -
本文标签:中秋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