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端午节的来历和传说很多,这里简单介绍一下。
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
从纪念屈原
据《史记》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主张任用圣贤赋能国家,富国强军,主张联齐抗秦。遭到贵人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被逐出京城,流放到沅湘河流域。在流亡期间,他写下了《离骚》、《天文》、《九歌》等不朽的江山民诗。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都。屈原眼见祖国入侵,心如刀割,却舍不得抛弃祖国。5月5日,完成其代表作《怀沙》后,投汨罗江自尽,
相传屈原死后,楚国百姓悲痛欲绝,纷纷涌到汨罗江边悼念屈原。渔民划船打捞他的尸体。一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抛入江中。他说,鱼龙虾虾蟹要是吃饱了,就不会去咬曲大夫的身体了。人们纷纷效仿。一位老医生拿了一罐雄黄酒倒进河里。他说,他想让“蛟龙”水生动物晕过去,以免伤到屈医生。后来,为了防止“蛟龙”吃汤圆,人们想出了用楝树叶包米饭,用彩丝包褐籽的主意。
从此,每年的5月5日,都会有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的习俗,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纪念伍子胥
江浙一带广为流传的第二个端午传说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是楚国有名的人。他的父亲和兄弟都被楚王杀死了。后来,子胥到吴国帮助吴国征伐楚国,五战入楚国都城。那时,楚平王已经死了。子胥挖坟鞭三百钱,为父弟报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越国大败。越王呼和家庭教育,复察许之。子胥建议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被越国收买陷害。夫差信以为真,给了子胥一把剑,子胥就这样死了。子胥是一个忠诚的好人。他认为死亡是一种奖赏。临死前对邻人说:“我死后,挖出我的眼睛,挂在吴都城东门上,看越军入城灭吴。” 他自杀了。丈夫闻言大怒,命他于5月5日用皮抛尸,抛入江中。故相传端午节也是纪念伍子胥的日子。
从纪念孝女曹娥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了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东汉上虞人。她的父亲淹死在河里,几天没有找到他的尸体。那时,孝女曹娥才14岁,在河边日夜哭泣。17 天后,即 5 月 5 日,他投河自尽。五天后,他取出了父亲的遗体。这被当成神话传了下来,后来又传给了县衙的知县。县令杜尚为他立碑,并请弟子邯郸淳为他吟唱。
孝女曹娥墓位于浙江绍兴。为纪念曹娥的孝道,后人在曹娥投江处修建了曹娥祠。她住的村子改名为曹娥镇,曹娥为父而死的地方就叫曹娥江。
端午节习俗
龙舟赛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至于这个习俗的由来,还是来自历史典故。相传屈原投江后,楚国百姓悲痛万分。他们认为屈原是忠臣,便划船去救屈原。
然而,当他们试图到达洞庭湖时,屈原却不见了。他们担心湖中的鱼会吃掉屈原的尸体,便划着龙舟驱散湖中的鱼。后来,每年端午节都要举行龙舟赛。划龙舟的习俗在吴、越、楚三国盛行。之后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人们通过赛龙舟来祈求风调雨顺。
吃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也是重要的习俗。粽子又称“筒子”、“饺子”。每年家家都要泡糯米,洗粽叶,包粽子。粽子的口味和馅料因地而异。起初,粽子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的,但屈原投江的那一天也是5月5日。人们不忍吃屈原的尸体,就往河里的鱼虾里放粽子。
粽子的起源远早于屈原。后人为了纪念屈原,坚持在端午节吃粽子,逐渐形成了这样的习俗。吃粽子的风俗风靡全国,也是对大诗人屈原的怀念。
带着香囊
相传端午节小儿包香包的习俗,有辟邪辟邪的寓意。在南方,青年男女都会用香包来表达爱意。香包造型多样,小巧可爱,但又不只是装饰品。香囊内通常装有中草药、香药、朱砂、雄黄等,具有驱虫防病的作用。用绢布包好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用彩丝线缠绕固定,最后用彩丝绣花。这个五颜六色的香囊真是让人眼花缭乱。
艾蒿
俗话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艾蒿是一种药用植物。它的叶子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可以驱蚊提神。端午节那天,人们打扫房屋,在门楣上种上艾叶。艾叶代表招百福,可以使身体健康,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南方和北方都有端午节挂艾叶的习俗,只是区别不同。南方用艾叶驱邪祛病,北方用艾叶辟邪。其药理相通,还具有杀菌防病的作用,
彩绳
五彩绳又称五彩丝或五彩绢,在中国古代备受推崇。五颜六色的绳索代表五种元素——桃花心木、水、火和土。它们相得益彰,蕴含着好运。所以端午节长辈们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孩子们的手腕、脚踝和脖子上系上五颜六色的绳子,以确保他们的安全。彩色绳索不能折断或丢弃。据说小孩子戴上五颜六色的绳子可以避蛇避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