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史书上对太子杨勇的性格描述,就只有两个字:宽厚。官做得不小,要命的是却没有实质的业绩。之所以废太子,立晋王,从哥俩成长道路看出一些端倪。
隋文帝杨坚,一共有五个儿子,长子杨勇,次子杨广,老三叫杨俊,老四杨秀,老五杨琼,都是皇后独孤伽罗亲生的孩子。
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接受周静帝禅位建立隋朝。三日后,杨勇被立为太子,参与中央决策。杨广立为晋王。除了杨勇和杨广,杨坚对其他的儿子也是一视同仁,可以说,杨坚把机会给了所有的儿子。
杨坚统一南北,威服四海,拥有了开皇盛世的美誉,可以说,杨坚作为一个皇帝在职业生涯的前期和中期,都是非常成功的。但是在他职业生涯的后期,受到的争议比较大,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就是废立太子。老实巴交的杨勇被废,中国古代集所有暴君气质于一身的杨广继位成为隋炀帝,导致了隋成为短命王朝。
长子杨勇从小就是按照接班人的标准培养。杨勇一直身处高位,却没有实质的工作业绩。
而晋王杨广,美资仪,行敏慧,才华横溢,得其父皇杨坚和其母独孤皇后宠爱。二十岁时,杨广便成为南征大军主帅,挥军攻灭陈国,结束长达数百年的南北大分裂。
三子杨俊在杨坚称帝之后,第一时间被任命为山南道行台尚书令,总管扬州。由于没能控制好扬州,改由杨广救火。杨俊不仅不发奋图强,力争上游,反而是开始荒废人生,玩女人,放高利贷。杨坚彻底失望,革去所有官职。
而杨广主政江南十年,招揽士人,推广文教,有效促进了南北融合,终于凭借出色的才华和政绩得到隋高祖杨坚认可,朝野百官群起拥戴,最终取代其兄杨勇为皇太子。
为啥杨勇是太子,最后杨广却成为皇帝?看了下面的叙述我们就会明白此事的来龙去脉。
隋文帝杨坚接受周禅成为隋朝开国皇帝后,即按封建社会法统把他的大儿子杨勇立为了太子。但此子愚钝无能,胸无大志,只知宠幸后妃,沉溺酒色,无所作为,亳无建树,不太受文帝夫妇待见。而隋文帝次子杨广,自小就聪明好学,颇有才干,深受文帝夫妇喜爱。杨坚称帝后,只有十三岁的杨广即被封为晋王。杨广到了二十岁后,隋文帝为了使杨广得到锻炼,任命他为柱国,同时任命他为镇守并州(今山西太原)的总管。在开皇八年(588)的讨伐陈国的战争中,杨广被任命为讨陈大元帅,一举灭掉陈朝,随即升任太尉。开皇十年(590)又被任命为扬州总管,镇守南方。杨广在隋朝统一全国的大业中,立下了赫赫战功,嬴得了杨坚及孤独皇后的高度信任。
杨广的战功和荣誉,使他早己妄图夺取太子之位,以后做皇帝的政治野心迅速膨胀起来,他开始费尽心机伪装自己,派出心腹观察其父兄的言行,?时向他报告。他知道杨坚很节俭,夲质上极其奢侈的他也在各方面显示简朴。他闻知父母要来,就让正在与自己行乐的妖姬美妾们躲藏起来,自己和正妻萧氏身穿旧衣简服亲自出门迎嘉,殷勤侍奉,来讨得父母欢心。他还用金钱礼物收买和拉笼文帝和母后身边的人及朝庭大臣,以便为他在父母面前多说好话。如此一番表演,使文帝父妇愈加喜欢其次子杨广,而对毫无功劳,只知贪图奢侈享乐的太子杨勇却遂渐厌烦起来,心中己然有了换掉太子的想法。为了加快夺取太子之位的步伐,杨广又心生一计,一天,他进皇宫看望母亲孤独氏,临走时突然跪在地上,浩滔大哭,泪流满面,并伤心地对母后说其哥杨勇要害他。因为孤独氏早就对太子杨勇没有好感,听杨广这么一说,深信不疑,心中更坚定了换掉大子的想法。杨坚是个"妻管严",只要孤独氏作出决定,他基本上都是听从的。这样,杨广的太子之位显然已经取得了一半。杨广又釆纳亲信宇文述的计策,请求当朝重臣杨素帮助。杨素是隋文帝杨坚的宠臣,他向杨坚提出了废除太子杨勇立杨广为太子之事,并数说了太子杨勇不宜再做太子和另立杨广为太子的理由。这正应合了杨坚心中早已有的想法。在孤独皇后,宇文述,杨素等人的努力推动下,最后使杨坚下定决心将杨勇废为庶人,立杨广为太子。
杨广取得了篡权谋位,登上皇位的笫一步胜利,而弒父夺权是他篡权登帝的第二个步骤,吋间是仁寿四年(604)七月,这一年是杨坚称帝后的第二十四个年头。此时的隋文帝己不象即位之初那样励精图治,勤于朝政来治理天下了。他开始变得荒废朝政,苛薄不仁,一心信奉异端邪说,依赖方士丹药。并且在仁寿二年(6o2)孤独皇后死后,他开始纵情声色,整日与宜华夫人陈氐、容华夫人蔡氐两个美人淫乐。到后来,他索性将朝政交给杨广,在仁寿宫中闭门不出,与后妃美妾昼夜厮守,寻欢作乐。因此,身体逐渐虚弱,不久便重病不起。杨广见父皇病势日深,便给在病榻旁侍疾的杨素密信一封,探询病情,并协讨对策。但事有不测,杨素的回信被宫人误送到文帝手中,文帝"览而大恚"(《隋书、杨素传》)。恰在此时,文帝的宠妃宜华夫人陈氏又来哭诉,说太子欲对他施暴,文帝听罢,更是火冒三丈,马上让侍疾的兵部尚书柳述,黄门侍郎元岩起草诏书,要疲掉杨广,重新立杨勇为太子。情势危急,杨广和杨素二人经过策划,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先下手为强,杀掉文帝,夺取皇位。他们首先逮捕了侍疾的柳述、元岩二人入獄。接着,他们挑选了几十名亲信,守住仁寿宫各门禁,任何人不得进入。又把在仁寿宫侍疾的陈氐和蔡氏两位夫人及官员撵出宫外,使生命垂危的杨坚陷入孤苦无援的境地。随后,他把自己亲信杨素和右庶子张衡派去侍疾。就在张衡入殿"侍疾"的七月丁末日,(8月13日)隋文帝一命鸣呼。据说是张衡受杨广指使,下毒(?)杀死了杨坚。文帝死后,杨广为了掩盖事实真相,借故杀死了张衡,杀人灭口。
杨广杀死了隋文帝,就急不可奈地在仁寿宫登上了皇帝的宝座,改元大业,开始了他的暴君生涯。
隋文帝有五个儿子,这五个儿子是一母同胞,都是文献皇后独孤伽罗生的。杨坚受禅登基建立隋朝,年号开皇,开皇元年在受禅登基后仅仅十几天,隋文帝和文献皇后独孤伽罗的嫡长子杨勇就被立为皇太子。隋文帝认为自己的五个儿子都是嫡出,一母所生,理所当然由嫡长子杨勇继位,杨勇也得到了储君的地位,所以一切都是顺理成章的,不会像前代帝王们那样因为妾妃之宠由扰乱了继承顺序。
但实际上事实并不是像隋文帝想像得那样,隋文帝的儿子们对君位虎视眈眈,并且二子杨广付诸行动要取而代之。
首先,第一步就是拉拢各种势力。巩固原先在并州就藩时就有自己的故旧臣子,到了扬州又搜罗南朝士人扩大势力。同时还拉拢曾与自己南下平陈的关陇集团成员宇文述、郭衍、张衡等。接着就是卑词厚币结交中枢,如元氏后裔的右卫大将军元胄,以及北周八柱国于谨的孙子于仲文等。
第二步是拉拢朝文帝最信任的当朝权相杨素。让杨素的弟弟杨约劝告自己的哥哥,要帮晋王杨广,为什么呢?因为认为太子杨勇已经失爱于独孤皇后,皇后早有废立之心。这事既然已经是定了的,那么杨素能顺着皇后的意思,再帮晋王一把,这样杨氏才能长保荣禄、传祚子孙。杨约说晋王杨广“倾身礼士,声名日盛,躬履节俭”这样很有隋文帝的风范,将来必定能成大事的,现在还不打定主意,等到废立一旦成为现实,那么杨氏到时候就要有祸患了。
第三步在母后独孤皇后身上下功夫。比如独孤皇后是个虔诚的佛教徒,杨广就用虔诚礼佛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给寺庙赠财物,自己也受了菩萨戒。独孤皇后性善妒,于是杨广也与妻子萧氏恩爱异常,此外只用老丑的侍女,并且衣物寝帐等都用粗布以示节俭。
杨勇被废自己的主观原因起了很关键的作用。杨勇冷落嫡妻元氏,宠爱妾室云氏,爱好女色,广纳美姬,率性妄为,纵情声色,沉迷于歌舞吟咏、诗书作画、修撰图书等等。
最终杨广得到了独孤皇后的支持。杨素也屡次在隋文帝面前诋毁杨勇,并令臣子诬告杨勇谋反,最后隋文帝在开皇二十年终于废了杨勇重立次子杨广为储君。
谢谢邀请。楼上已经回答了不少,简单谈点看法,难免和楼上回答有重复,见谅。
杨勇后来之所以被次子杨广取代,原因有多种。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与杨勇自身缺乏谋略有关。杨坚立杨勇为太子,并不是因为杨勇比杨广更加优秀,而是因为杨勇是隋文帝杨坚和独孤皇后的长子,从古代立长的传统看,立为太子名正言顺。但杨坚性格好猜忌,容易听信谗言,到了晚年开始安于享乐,导致朝政昏暗,甚至滥杀大臣。
史载,杨勇个性宽厚温和且率真,为人不矫揉造作。但他的致命弱点,就出在为人不矫揉造作上,想说什么说什么,想做什么做什么。某种程度上说,这是缺乏政治智慧。导致杨坚对他越来越不满。比如,杨坚很不满意杨勇生活奢侈,曾多次告诫他。
还有一次,百官朝见杨勇,而杨勇也很高兴地接受他们的祝贺。太常少卿辛亶表示,东宫应该只能用“贺”,而不能用朝见。隋文帝认为杨勇违反礼制,于是下令臣下不得再以朝见礼去见杨勇,并且对杨勇的宠爱也日益消减,反而增加猜忌怀疑之心。
正是因为对杨勇渐加不满,所以隋文帝开始留心起杨广。废立太子前,隋文帝曾暗中找善于看相的人,把所有的儿子都看了一遍,相士说晋王(杨广)贵不可言。这在那个相信术士之言的年代,无疑让杨广多了一个很重要的加分项。
二、与杨广善于韬光养晦有关。说白了,韬光养晦是一种政治智慧,杨勇缺少的就是这一点。杨广很关于观察和揣摸父母有喜好,父母喜欢的事,他就去做。父母不喜欢的事,他就不做。
杨坚和皇后是患难与共难夫妻,二人感情至深,杨坚基本上什么事都听皇后的,而独孤皇后是个天生的醋坛子,平生最痛恨男人多妻,杨坚身为皇帝,“六宫虚设”,连个妾妃都不敢有。杨广深知母亲这一点,也知道母亲说话的份量,小学儿童网,所以就投母亲所好,就主动遣散姬妾,只留下正妻萧氏一人。平时注意节俭朴素,并笼络父皇、母后身边的大臣、宦官、侍俾,借机帮他做宣传,逐渐受到文帝和独孤皇后的好感。
而杨勇呢?依旧我行我素不掩饰,生性好色,喜爱奢侈,家中有许多妾侍、珍宝。皇后很喜欢太子的正妻——出身北魏皇族的元氏,杨勇却偏偏冷落元氏,宠爱小妾云氏,享受和正室一样的待遇,这让皇后更加不满。时隔不久,杨勇的正妻元妃死亡,皇后就认为是太子和小妾合谋害死了元氏,在杨坚面前加油添醋说太子的坏话,杨坚本来也对太子有所不满,所以听到后也很生气。这为太子被废进而下了祸根。
而善于察言观色的杨广又不失时机地诬靠太子私养马匹、制造兵器,图谋不轨。最终,文帝和独孤皇后一合计,就废掉了杨勇的太子封号,以杨广代之。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