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白了就是一句话,什么年纪干什么样的事儿,不能够拔苗助长。但是我看了一遍评论,家长们似乎意见不小,并不是不支持这个征求意见稿,而是考虑到目前的情况而言,几乎是难以实现。有孩子的家庭都清楚,就拿现在的幼升小来说,在有限的教育资源之下,现在上小学奥数,珠心算,思维,英语,识字多少都要考,你不学连小学大门都进不去。
有这么一个段子,小学老师上课会对孩子们说,这个我就不强调了,幼儿园应该学过。初中老师上课的时候也对孩子说,这个内容,你们小学都学过了吧,我就不仔细说了。到了高中以后,老师又说这个内容,初中你们就应该会,所以我不教了。那么长久下来就造成了公立不教私立教,学校不教家庭教的无奈。
亲身经历,我孩子上的是公立幼儿园,一直没有教认字,只学了拼音和简单的10以内加减法,当时也是心大。孩子上了小学之后开始真的很吃力,因为课本上的字已经没有拼音注解了,老师会说在学校时间有限,希望家长配合一下在家里也给教一下,否则我就没法教了。
征求意见稿提出的问题初衷绝对是好的,也直指我国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但是孩子如何能从幼儿园顺利的过渡到小学,这不仅仅是幼儿园一方需要去做的,小学,家长,社会环境都要有所改变,不能把孩子“神童话”,不然这结果只能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这样的规定好!幼儿园不得教授小学内容有了统一标准。落实不到位就不好,造成有的教有的不教,容易形成两极分化。
1.好的一面,规定一出,使幼儿园教授内容有了标准,不致于因为教不教小学内容去争议,要不教都不教,上小学时,也使孩子们有了一个共同起跑线。
2.不教小学内容,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孩子幼儿园时期心里智力正处发展阶段,儿童资源网,应以智力游戏帮助成长为主,这样学习压力减轻,更利于孩子成长。象60、70后的人,谁上过幼儿园啊,不也学的好好的。
3.不好的一面,若监督不严,执行落实不到位,有的幼儿园教小学内容,有的不教,会造成孩子学习进度不一。进入小学,老师认为学过,不细讲,容易造成两极分化,好的越好,差的越差。
我们出的制度规定很多,真正执行落实到位的不多。遵守执行的人在吃亏,不执行的人却受益。
如校外辅导培训,不允许开办,执行的人不办,经济、成绩受到影响。而不执行的人,赚的盆满,去学的成绩大有提升。好多规定,执行落实到位了吗?有好的规定,也要有好的落实。
首先,“幼儿园不得教授小学阶段的教育内容,不得开展违背学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活动。”内容上来说,是正确的。
但,为什么这么多年来要一再强调?
因为家长根本不买帐。同时,地方行政根本就没有认真去制约民间培训机构。以至形成这样的局面:公立幼儿园越是认真执行“草案”,大班时幼儿流失的就越多——全跑到民办的学前班什么的那里去上大班去了。而地方政府越摆出一副要治理民办培训机构的架式,越会有更低级的各种“班”出现,藏在小区里面或城乡结合部宅基地简易房里面。
为什么呢?很多因素,包括:
幼小衔接的问题始终没妥善解决(小学给新生学生学拼音、汉字及笔画笔顺的课时远远不够令孩子掌握。)
我国现阶段幼儿教育本身糟点很多、水平较低且有方向性错误,行业水平不足以令家长信服。
教育市场的混乱导致家长的教育焦虑。等等。
另外,行政部门的形式主义及教条主义也是够够的了,其实,像拼音、汉字这样的内容,若不要求孩子写,而用游戏的形式教孩子认与读,笔画笔顺则可以让大班的孩子进行一些描红。这些内容对孩子来说基本上是没问题的,这样的话孩子入小学后学拼音就可以跟上节奏了。
无论何时,“一抓就死,一放就乱”永远都是所谓宏观调控的死穴。如有其它问题,请关注公众号“scyyhd”,会安排专人,第一时间回答您的疑问~~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