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绵麻关中
别名:管仲、管仲
采收加工:秋季采收,挖出全株,除去地上部分及须根,洗净,晒干。
药用部位:根茎和叶柄残体
产地:东北及内蒙古、河北等地及北京
科:鳞翅目科
原植物:Phyllostachys spp.
植物状况:多年生草本
高50-100cm。 根茎粗而斜,多有坚硬的叶柄残基和黑色细根,密被黑褐色、长披针形的大鳞片。
叶簇生在根茎的顶端; 叶柄长10-25厘米,密被棕色条带在基部以上至轴呈钻形狭鳞,叶草质,倒披针形,长60-100厘米,中部宽20-25厘米,二羽状全裂或深裂; 羽片无梗,裂片紧密相连,长圆形,圆形或截形,几乎全缘或先端具钝锯齿; 上部深绿色,下部浅绿色,侧脉羽状叉。
孢子叶与营养叶的形状相同。 孢子囊生于叶中部以上、叶背小脉中部以下的羽片上。 孢子囊帽呈肾形或圆形肾形,褐色。
绵麻关中药性:“通体略圆锥形,似菠萝,长10-20厘米,直径4.5-8厘米,叶柄残基致密整齐,表面有黄褐色膜质鳞片,须根弯曲。叶柄残渣 扁圆柱形,稍弯曲,质硬,断面褐色。近边缘有5-10(-13)个小亚柱,呈环状排列。剥去叶柄残渣,根茎可可见,质硬,有横纹,表面有5-13个黄白色裂体呈环状排列,气特异,味微涩、微苦。
优质品个大,实心,叶柄断面棕绿色。
绵麻关中药性:
【本经典下品苦微寒。 治腹中邪热,诸毒,杀三虫。 贯街、贯渠、白头、壶卷、便府。 】
味苦、微寒,入太阴肺、足厥阴肝经。 止血行瘀,破积杀虫。
管仲收敛营血,治消化积滞,治呕吐出血,积泻,杀虫存白。
【本经原文】一为关杰,一为关渠,一为白头绵马贯众,一为虎卷,一为卞福。 味苦、微寒,有毒。 治腹中邪热,诸毒,杀三虫。 原谷。
【产地】随处可见,多在山间溪边,或林荫下,根黑褐色。
【性味】味苦,性微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关中为解毒要药,可治热邪于腹之毒,软坚破积,妇科诸血疾。
【别录】去存白,破症瘕,去头风,止金疮。
【苏松】水末服一钱,止鼻血有效。
【灵胚】解毒杀虫。
[用法用量] 普通一两仙。
【注意事项】阴虚内热、脾胃虚寒者不宜,孕妇慎用。
①《本草纲目》:《灵芝》为之。 “”
②《药性论》:《赤小豆》用于制。 “”
③《本草》:《》虚寒无实热者禁用。 “”
④《云南中草药》:《》孕妇忌服。 “”
[附属]
①治蛔虫犯心,呕吐如醋水,痛不可止:关中一两,鹤虱一两(纸上稍煎),狼牙一两,麝香一钱(磨细),柳絮两粒,龙胆一两(去芦头)。 将药物捣成粉末。 食前用淡醋汤调二钱。 (《圣惠方》管中散)
②治钩虫病:(1)关中三斤,荆条叶二斤,蜂蜜六斤四两,槟榔、鹤虱各半斤,火丸四两; 一斤; 关中三斤,茉莉叶二斤,蜂蜜七斤,槟榔香榧各半斤,雷丸三两,鹤虱四两。 各法的制备方法是将各自研磨成细粉并混合均匀。 先将蜂蜜煮至滴落结块,研末搅匀,置净研钵中,用杵约2000支捣成丸。 每颗药丸重约二毛五毛。 晚饭后一到两个小时服用。 十至十二岁,一次服四粒; 十三岁至十六岁,服六丸; 十六岁以上服八丸。 (《浙江医学》2(9):384,1961)
③治钩虫病:关中三两,苦楝、山紫苏、荆芥各五钱。 煎汤,成人服一次。 (《中医杂志》(3):3,1959)
④解一切热毒,或食毒、酒毒、药毒等:关中、黄连、甘草各三钱,骆驼峰五钱。 顶部很好。 每服取三钱,凉开水调服。 (《普济方》关中散)
⑤治疮毒赤赤:关中一两(采摘洗净晒干),赤芍一两,甘草半两,升麻半两,枳实半两(炒)用麸皮炒,取出)。 向上就是终点。 每服一钱,水一小杯,加竹叶七片,煎至五分,去渣温服,时不宜。 (《小儿保健通用微议方》快速祛斑)
⑥防麻疹:关中五钱、银花五钱、鬼灯三钱。 以上五剂水煎,每日一剂。 (《陆川本草》)
⑦预防流感:(1)关中一日三钱。 水煎服,分二服,小儿少服。 (湖北《中草药经验交流会》); (2)关中三钱,南瓜藤一尺。 水煎服三日即可。 (内蒙古《新中草药医学法选编》)
8.防治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关中二两,雄黄三钱,生矾八钱。 放入饮用水箱内饮用水消毒,7天更换一次。 (《全选展.爱国卫生》)
9.治深咳脓血:关中、苏方木等分服。 每服三钱,水一杯,生姜三片,水煎服,一日二次。 (《盛慧芳》)
⑩治久咳渐倦:凤尾为末,蘸鲷鱼食。 (《盛慧芳》)
⑾治呕血咳血:关中一两,黄连(去须)老人半两,幼者三分。 上二味捣成细末,每服二钱匕,浓炒糯米拌一饮。 (《散极总录》关中散)
⑿治吐血打架,命在片刻:管仲二钱(净散),血余五钱(烧灰),柏叶一碗(捣汁)。 将药末和二味放入柏汁中搅匀,盛入大碗中,待浓汤沸腾一炷香后,取出待温,盛入小杯中小儿大便,黄酒少许,常温饮。 (《万病还童》关中棠)
⒀治鼻衄:以根为末,调水用甑匕取下。 (《本草图经》)
⒁治肠风、酒、痢疾、鼠血及痔疮、血痔:关中二两。 去芦头,烧灰保性,用瓦去火毒,作末,加麝香研匀。 饭饮调服二钱。 (《普济方》经消散)
⒂ 治血痢不止:凤尾草根五仙。 煎服。 (《滨湖记间房》)
⒃ 治肠风便血、久痢带血、妇女崩漏、长年白带:关中一穴(胡须及内肉均切碎饮酒一日,暴露于晒干,微炒),蒲公英、丹参各切半(酒洗、炒)。 共终。 每天早晚饭前喝白酒。 (《本草纲目》)
⒄ 治妇女崩漏:管仲炒米。 每服二钱,饮酒醋。 (《海之上》)
⒅ 治功能性崩漏,对消化道出血、尿血、少量咯血亦见效:关中炭一两,墨鱼骨四钱。 共细末,切片绵马贯众,加阿胶钱,每次0.5克。 一日三次,每次八粒。 (简报教育革命 1:33,1972)
⒆治崩漏紫血块,脘腹胀痛,脉沉血瘀:关中、五灵脂各3克。 都是炒黑粉。 用水冲洗。 (《中医杂志》(6):224,1961)
⒇ 治产妇恶露淋漓,体倦面黄,食少恶寒,昼夜失眠,心悸汗出:关中(浸醋晒干)为末。 每服二钱,调米饮。 (《女人的药方》)
(21)治漆疮:关中,治末敷之,干时调油。 (《千金方》)
(22)治大便毒肿痛: 关中,酒服二钱。 (《多能卑鄙东西》)
(23)治烫伤:关中烧灰,调香油止痛。 (《岭南药草集》)
(24)淡粉解毒,止血消肿:关中、黄连减半。 煎水,加冰片少许,时时漱口。 (《积德堂经验方》)
(25)骨乌贼治:砂仁、甘草、关中各等分。 将其捣成粗粉。 和所有鲤鱼一样,用棉布裹一点,旋咽喉津液,时间长了,就会有痰出来。 (《普济方》缩沙散)》
【炮制】 面麻关中:除去杂质。 同时破碎。
面麻关中炭:取洗净的面麻关中,照炒炭法(附录二D)炒至表面焦黑。
【性味】苦,微寒; 微毒。
【归经】归肝、胃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驱虫。 用于虫积腹痛、疮疡。 绵麻关中炭止血,用于崩漏。
【用法与用量】4.5~9.0g。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注意事项】阴虚内热、脾胃虚寒者不宜,孕妇慎用。
【附录】关中散《太平生会方》; 管中散《普济方》; 管中散《圣济总论》;
【讨论】
1、《纲目》:深入群众,极力控制女性血脉。 王海藏治夏月痘快出,快半散用之,运贯中有毒,能解腹中邪热之毒。 其病因内感所致,其效多,非古法之分。
2.《本草经》:关中,以其苦寒,故主邪热毒于腹中。 以苦泄之,亦有祛之之意,故破症结瘕。 寒能散风热,故头风止。 金疮出血后必生热,排热散滞,金疮自止。
3.《本草纲目》:关中,杀虫药。 古时主要用于热气郁结腹中,故人们用它来杀虫治跛。 苏氏方兼治崩漏、衄血,其味苦寒,散滞热耳。 但性寒气燥,有毒。 若患者营虚血瘀,肝肾火旺,阴虚咳嗽者不宜加用。
4.《本草义》:关中,苦寒性下陷之质,故主热邪能上血,治血痢而血,甚效,皆苦去燥湿小学生作文,寒散热。 但气亦旺,故能解时邪热结之毒。 “别录”除顶风外,专指风热。 头大耳目浮肿者,以泄散而不速应,但若加关中一味,邪气泄泄,清热利神,不惟苦涩,冷通风。 落下之时,也足以驱散煞气。 所以,在疫情流行的时候,侵入水箱为宜,经常喝也不会传染。 沉入井中,不生百毒,解毒。 它特别独特,不容忽视。
5、《本草经》:治腹中邪热,诸毒,杀三虫。
6.《别录》:去寸白,破症瘕,去头风,止金疮。
7.《本草图经》:止鼻衄。
8.《滇南本草》:解毒、止血、利水解毒。
9.《纲目》:治崩漏带下,产后血气痛,疹毒,漆毒,骨噎。
10、《会医镜》:治邪热腹痛,解疫。
11.《本经续书》:治咽喉肿痛,消顽肿。
12.《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驱虫、止血、清热解毒。 治疗蛔虫、绦虫、蠕虫引起的腹痛; 功能性子宫出血,白带增多。 将关中置于水缸中,饮用其水,可预防流行性感冒、感冒、流行性脑膜炎、麻疹等。
13.《陕西中草药》:清热解毒,止血杀虫。 预防乙型脑炎、流行性腮腺炎等传染病。 治便血、尿血、鼻衄、月经过多、蛔虫病、蛲虫病。
14、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选方》:祛风活血,滋补肝肾。 治风寒湿痹,腰膝酸软,遗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