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视播出安徽六安新疫情时,将“六安”读作liù'an,但在当地,六安一直读作lù'an。 因此,如何读懂《六安》在网上引发热议。
六安的由来
六安的“六”,原指今六安城一带的古代六国。 《史记·夏本纪》记载:“帝禹立高韬而荐之,赐朝政,高韬死。封高韬(gāo yáo)即后虞英、刘、许。” 《汉字大辞典》中“六”词条亦有“(lù)古国名。颜姓,高陶之后。今在安徽六安市。为楚灭公元前 622 年的国家。”
“六安”作为地名在《史记·五世家》中有直接记载:“(汉武帝元寿二年,公元前121年)以西安为胶东王封康之嗣王,封庆于古衡山。刘安王。 这里的“古衡山地”是指秦朝设衡山郡,因境内有横山(今潜山县天柱山)而得名。
西汉六安国
东汉章和二年(88年),汉章帝驾崩,诏封六安王刘恭为彭城王。 六安被消灭,并入庐江县。 北宋时,初置六安县,六安作为地名沿用至今。
六(lù)是方言或古音
六安话属江淮官话,字音与标准普通话有明显区别。 因此,有人认为lù'an的读音是六安当地方言的读音,这是不对也不对的。 与福建人读胡简不同,六安的lù其实是古读音,但到了近代就变成了方言。
古韵书中的“六”字,如东汉《说文解字》、隋代《切韵》、宋代《广韵》、《集韵》等,均用“离竹切”,即取自“离”的声母“l”取“竹”的末声“u”,读成“lu”。 同时,古声又分为平上、下四声,平上、下三声演变为现在的普通话一、二、三、四声。 入声在普通话中已经消失,但在包括江淮官话在内的南方方言中仍然存在。 请记住,六安的“六”是古音中的入声。
《广韵》是研究中国古音的重要史料
还有一个问题是关于汉字中大写数字“禄”与“六”的关系。
“六”字自古就有,本义是茅草屋。 后来又创造了“庄”字来代替六的本意,专门用六来表示数字。 武周时期,武则天创造了许多汉字,以彰显她作为历史上第一位皇后的独特性。 汉字中除了日月同天的“瞾”字外,还有大写的数字。 顾炎武《进士文记·戴岳观造像》中写道:“皆数一、二、三、四、地、漆、八、九等,皆为武后修造自造。” 朱元璋后来又将“漆”改为“漆”,将“千白”改为“千白”,大写数字定型。
现在的政府文件,写数字的地方,都是用同一个音写的,都是拿来用的。 贵画甚多,假耳不可取。 改变它们是没有意义的。 ——程大昌【歌曲】
陆亦古韵书离竹切,与刘古音相同,均读陆。 在普通话中,鲁还保留着lù的读音,但为什么刘的古读音却消失了呢?
“六”读音的演变与确定
汉语有一种特殊的现象,叫做文白异音。 在一些汉语方言地区,为了学习方便,人们会使用标准语进行教学活动。 ,而且会用当地方言,叫百度。 例如,在现代教育中,我们用普通话进行教学活动,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更习惯于用本地方言交流。 同样,刘在古代也有他的文白音,北方方言刘的白音就是刘。
元代的《中原韵》真实地记载了元大都(今北京)的真实发音。 与《广韵》等韵书描述文字读音不同,《中原韵》是历史上第一部以民间口语为描述对象的韵书。 《中原韵》把入声去掉,归入平、商、围三声,再把平声分为阴平、阳平庐的拼音,形成阴平、阳平、商、曲四声,与现代普通话声调相同,可以理解为北京话的原型,即普通话。
《中原韵》摒弃繁切,用韵符来表达发音。 刘字的声母是“来(l)”,字尾是“又厚(iou)”。 明朝以江淮方言为官话写《洪武征韵》时,虽然恢复了反切、和平上上四声,但陆(陆谷切,入声)、留(离九切,去声;离秋)同时被保留下来。 切家庭教育,平调)发音。
《洪武正韵》是历史上最后一部正韵书
明清时期,随着北京话影响的扩大,刘(liù)的读音开始占主导地位。 在此过程中,禄音逐渐被废弃,仅在南方少数地区存在,如安徽六安、江苏六合。 . 到新中国成立时,语委和权威辞典根据实际,确定六的主流读音是liù,lù只用于地名。 2005年第五版《现代汉语大词典》出版时,lù的读音被删掉了,于是央视作为官方权威,把六安念成liù'an,就没有问题了。
六安读音是否应遵循名师法则
在地名、人名的使用过程中庐的拼音,多音字的选择或翻译应遵循“名随主”的原则,即名主的习惯。 在地名领域,一般都是当地人怎么读,就这么读,但是六安的情况好像不符合名随其后的原则。
通过前文我们知道六开头是lu音,后来白音liù取代了文音lu,成为目前唯一确定的读音。 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严格来说,6并不是一个复音字。 无论读liù还是lù,都是一个意思。 它不同于具有不同音节的复音字符。 故六安读lù'an。 , 不是六的特殊用法或排他发音。
六安方言区
在当地方言中,无论是六安的“六”,还是数字“六”,都是读成l??u,如果我们认识普通话,六作为数字时,读liù,那么在六安作地名时,读成liù就没有问题了。 如果名字一定要跟师父,那么粤语、吴语、闽南语的地名是不是也应该采用地方读法呢?
另外,名随主的原则只适用于多音字的情况。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字典里的“刘”词条一直有“liù”和“lù”两个读音。 根据名随主人的原则,六安的“六”在80、90后读起来已经读成lù。 但随着语言的发展变化,《汉语大辞典》第五版出版后,去掉了lù的读音,后来的《新华字典》也做了调整,六安成为唯一的正音。
其他读音不同的地名
其实,除了六安,中国还有很多特殊读音的地名,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古音保存、方言变音和少数民族语言音译。 六安属于古音保存。
古音保存:山东单县、山西解县、河南昭陵、广东番禺、安徽蚌埠、河北蔚县等。
方言音变:浙江台州、广东东莞、山西并州、山西繁峙、江西千山、山东神县等。
音译地名:大宛、大月直、龟兹、吐蕃、吐谷浑、瓦剌等。
(课堂小测验,拼音不标注)
上一篇:吐蕃、龟兹、大宛等古地名你会念吗?说话别开玩笑
一点个人意见
首先,我了解到六安本地人坚持读六安。 因为这并不是当地人的普通话不标准造成的,而是陆安的读音自古就有,也是过去官方认可的标准读音。 这次之所以有争议,是因为标准变了,而不是因为当地人虚伪。 这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
安徽六安
其次,我尊重语言委员会将发音改为liù'an。 毕竟,语言在不断发展。 就像繁体字和简体字之争一样,换成大家比较熟悉的liù'an,确实可以减少很多误会和尴尬,也很符合现代中文环境。
最后分享一个案例。 在甘肃省陇南市有一个当昌县。 过去当昌的“当”字只有dàng读音,但在当昌及周边地区,读音tànchang代代相传。 经过长期的努力和群众的呼吁,终于在2014年,民政部、教育部、语文委联合发文,正式将甘肃省陇南市当昌县读音改为“ tàn chāng”,特赐“当”给当昌县。 词上加了读音,解决了当地人有词无音的尴尬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