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某博物馆举办的书画展上,清代书法家苏廷玉行书作品中出现几个“乱”字,在网上引起争议:“简体字只近世可用,清代书法若有简体字出现在作品中,必定是赝品。”事实上,关于汉字繁简的争论由来已久,这一次上升到了文物真伪的层面,那么,繁简汉字能否成为判断真伪的定性标志呢?文物?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1繁简并存是汉字的起源,也是汉字的生活现象
汉字的起源在历史上是不同的,但原始的图片和符号无疑为汉字的萌芽和诞生提供了胚胎和模式。虽然早期的原始图片和符号的具体含义还不清楚,但类似的不同线条的图像已经表明,由此产生的汉字在未来将变得复杂而简单。因此,据说从汉字起源开始,繁简并存就是如此。
汉字自诞生以来,一直沿用至今,将几千年的历史生命浸入中华文明的血肉之中。在汉字强大而传奇的生命历程中,有两种对立的现象共同推动了汉字的演变和发展,即复杂化和简单化。文学学者梁东涵说:“现阶段汉字从象形文字发展到简化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简化和复杂化的错综复杂的过程。”化简与化简看似矛盾、对立,实则辩证统一。关系。
在汉字发展的任何同步方面,繁简并存是普遍现象。甲骨文是最古老、最系统的汉字。相同的字符可以是优点和缺点。有复杂有简单,也有严重的畸形形状。例如,“钓鱼”这个词可能跟在四条鱼,或两条鱼,或一条鱼之后;再比如“cha”这个词,或者“car”的形状由于“对象的绘画”而不同,也可能是“car”的创造造成的。 “车”字的“仓颉”不是一个人,或者因为“观影”的视角不同,繁杂的形式多达几十种。
战国时期式的笔顺,“诸侯当权,而不为王”,而且“异声怪字”提供了一个时空舞台大放异彩。秦朝统一了,文字与文字相同。小篆虽然以规范统一的字体在法律术语上取得了正统地位,但“官狱之位复杂,隶书先立,随兴而变”。 300多年后,我国第一部词典《说文解字》问世。它“叙述郑转,结合古文字”。将古今文字合二为一,全面展现了文雅与通俗并存、繁简并存的特点。情况;尤其是其中的古文和玄文,虽然以“重文”的身份列在郑篆之后,但古文和玄文是繁简并存的最直观体现。
目前我国以简体字为主要标准汉字,但在文物古迹、书法篆刻、铭文标识等特殊领域和场合仍可保留或使用繁体字。我们相信,繁体字一直是襄阳古文明的宝贵文化遗产,不可能也永远不会消失。繁体字和简体字必将患难与共,代代相传。
2现在的简体字是历史的积累
追溯现在简体字的来源,不少是历代简体字,有的是历代草书行书,有的是“古字”,古字更具有历史意义或“合格” "比它们对应的繁体字老了。如甲骨文、铜文中,就有“云”二字,是天上滚滚云朵的象形文字。小篆中,“雨”旁加“云”二字。现在的简体字使用古字“云”。语言学家李乐义说:“目前的简体字80%以上流行或存在于本世纪1950年代(指20世纪)之前,其中约30%起源于先秦和两汉。”
秦汉时期,下级官员和秘书的事务越来越繁忙。由于需要提高书写速度,由圆篆简化的方正隶书需要进一步简化,草书成为必然趋势。从李草到张草再到现代曹的演变过程,显示出其满足书写方便需要的合理性。这种朴素从最初的随意性逐渐积累成普遍现象,简体草书成为一种自然现象。 “简”上。如“卫”字,原为爪、象,意为手执大象,而汉简上的草书只用勾勒笔画勾勒出其整体复杂的形状, “卫”。又如“颜”字,在简牍中形成单字时不简写,而用作部首时往往简写为“讠”,如请、慎重、计、谓、人、语、朱、冀等字。也有同音代词,如“喻”、“说文解字”:“喻、饶也”。它意味着丰富和丰富。 《说文解字》:“喻,语自在。” 《尔雅·石库夏》:“玉,我也。”它用作情态助词或第一人称代词。两字古读音相同,汉简上繁复的“禹”换成了简单的“禹”。
历史的车轮继续前进。历代官员都提倡使用正体字,但简体字历来流行于民间。明末学者吕留良说:“我喜欢用常用字抄书,能省下一半时间。”一批简体字。这些历代出现的简体字,都为现在的简体字提供了直接的字形素材。文字改革专家叶来石统计了521个最常用的简体字,发现解放区和建国后只出现了101个新字,不到总数的20%其余420件已存在:先秦68件,秦汉96件,魏晋南北朝32件,隋唐五朝29件,82件宋辽金元,明清53,民国60。
不同风格的汉字的呈现是特定时代的。汉字是表达形状含义的词。现在的简体字在形体的具体性和义义的准确度上,确实不如甲骨文、铜文等象形程度较高的古字,构形也缺乏足够的理据。然而,简化是汉字发展的主流趋势式的笔顺,汉字发展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一部汉字简化史。简体字和繁体字共同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命脉,不容忽视。当然,汉字的简化也必须坚持汉字的特点,遵循特定的规则。越简单越好,1977年启动的“二次汉字简化计划”因引起社会混乱而暂停。
3 汉字的普及和规范刻不容缓
目前,汉字的应用已经完全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特别是随着网络技术和电子产品的快速发展和普及,目前的简体字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效益对人民来说。好处。不仅如此,在一代代中华儿女的悉心照料下,汉字已成为中华文明独特的使者,成为促进民族文化交流不可替代的桥梁。
但是,随着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使用汉字的能力有所下降,规范化书写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一方面,电子智能输入给传统书写带来挑战。电子产品、无纸化办公、在线虚拟社交等新事物使人们书写汉字的频率越来越低。另一方面,刻意追求标新立异,造成汉字应用的不规范。年轻一代用谐音等方式求新求异的现象愈演愈烈,甚至每年都会产生一批网络热词,如“集美”(姐姐)、“BT”(变态)、“584” "(我发誓)等网络表达的形式;尤其是多媒体技术的大力发展和广泛应用,汉字任意变换制作的表情包以其新颖独特的特点更受年轻人欢迎,规范汉字的造型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此外,规范汉字书写中不规则的笔顺一直是困扰汉字生活的普遍现象。比如一个很简单的“嘴”形组件,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看到“竖+横折左折”或“竖折+横折”的不规则现象。人们对汉字文化知识的缺乏,也造成了汉字书写的一些不规范。如书法创作中“毛”上部写“月”字,“肺”右侧写“城”,“范仲淹”写“范仲淹”,等等。
电子产品的使用势不可挡,但对于当前的语言工作来说,最重要的是推广和普及国家通用语言。 2013年,《通用标准汉字表》历经十年开发出版。对促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具有重要意义; 2021年3月1日,《通用标准汉字笔顺规范》作为标准正式实施。汉字生活提供了重要依据。国家标准语言文字的推广和普及需要全民自觉、全民参与。
不同风格的汉字的呈现都有特定的时代。面对汉字的不同历史形态,我们不能只拘泥于一个角落,更不能把它作为判断文物真伪的定性标志。从网友对繁简体字问题的热烈讨论中可以看出,社会各界对汉字所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因此,相关专家学者在深入挖掘汉字所蕴含的历史思想和文化价值的同时,应更加注重研究成果的转化,使学术研究得以鲜活,汉字的文化和知识可以更好地继承和传播。文化自信首先是语言自信。汉字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和象征,永远伴随着中华文化,推动着中华文明的发展和传播。
《光明日报》(2021年7月11日第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