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五月节、五日节……原是夏季驱除瘟疫的节日。 [1] 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 它围绕着才华横溢、独立自主的楚国大夫屈原展开,波及华夏各地。 民俗文化是共享的。 高贵的感情。 但也有例外。 东吴地区的端午节不是纪念屈原,而是纪念5月5日投江的伍子胥,这一天举行部落图腾祭祀与吴越地区赛龙舟的习俗更早超过春秋时期。 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草、艾叶、吸白术、白芷、饮雄黄酒等习俗。 “端午节”是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传源于古楚人依依不舍投江而死的贤臣屈原。 许多人划着小船去追救他。 他们争先恐后,追到洞庭湖就不见了。 此后,每年5月5日划龙舟以示纪念。 用龙舟驱散江中的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 吴、越、楚盛行赛马。 [2] \x0d\x0a端午节吃粽子\x0d\x0a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 粽子,又称“角粟”、“筒粽”。 它历史悠久,风格多样。 端午节的早晨,家家户户吃粽子,以纪念屈原。 粽子通常是前一天包好,晚上煮熟,早上吃。
粽子主要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做成,也用竹叶,统称粽叶。 传统的粽子呈三角形,一般以里面的果肉命名。 包着糯米的叫粽子,夹着红豆的叫红豆粽子,夹着红枣的叫枣粽子,统称粽子。 枣粽谐音“枣中”,所以枣粽吃得最多,有心读书的孩子可以当早班第一。 过去,读书人在科举考试的那天早上必须吃枣粽子。 今天,中考和高考的上午,家长们还要给考生包枣粽子。 \x0d\x0a佩香包\x0d\x0a端午节小孩子佩香包。 据说有避邪驱瘟之意,但实际上是用来装饰在衣襟上的。 香囊内有朱砂、雄黄和香药,并用绢布包裹,香气四溢。 然后,用五色丝绳系成一串千姿百态,串成一串千姿百态,小巧可爱。 在我国南方一些城市,青年男女也用香包来表达深情。 \x0d\x0a挂艾\x0d\x0a民间谚语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端午节,人们把艾、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 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庭院,将菖蒲、艾条插在门眉,挂在堂上。 并用菖蒲、艾叶、榴莲花、大蒜、龙舟花等做人形或虎形,称爱人、爱虎; 编成花环饰物,美丽芬芳,妇女竞戴以驱瘴。 端午节也是自古流传下来的“养生节”。 这一天,人们清扫庭院,挂艾枝、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祛浊祛腐,杀菌防病。
这些活动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端午节采药是我国各族人民的普遍习俗。 \x0d\x0a挂钟馗像\x0d\x0a 钟馗捉鬼,是端午节的习俗。 在江淮一带,家家户户都挂钟馗像,以驱邪镇宅。 唐明皇从历山回宫,在开元传授武功。 他患有疟疾。 他梦见了两个鬼魂,一大一小。 大鬼身穿蓝袍,头戴蓝帽子,抓住小鬼,挖出它的眼睛,一口吞了下去。 ”明帝问道,大鬼奏曰:“吾姓钟馗,即武功败绩,愿为陛下除魔。明帝醒来后,疟病好了,就请画师吴道子按照梦中所见画钟馗捉鬼的样子。” 奉命在端午节期间张贴在世界各地,以驱邪避邪。 [2]\x0d\x0a挂荷包结五彩丝\x0d\x0a应绍《风俗》记载:“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结臂,名曰万寿。Pi丙藏,一乌色离,一朱索,皮病鬼,使人不染瘟疫。” \x0d\x0a 在中国古代,五种颜色被尊为吉祥色。 因此,在节日的清晨,大人们起床后要做的第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在孩子的手腕、脚踝和脖子上系上五色线。 系线时,禁止儿童说话。 五彩线不可随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初下大雨或初浴时抛入河中。 据说小孩子戴上五色线,可以避免蛇蝎等毒虫的危害; 把它们扔进河里,意味着河水会洗去瘟疫和疾病,让孩子们平安健康。
\x0d\x0a孟元老《东京梦花录》卷八记载:端午物件、百所、爱花、阴阳谷儿、花花巧扇、香堂子、宗宵、百团。 紫苏、菖蒲、木瓜、全绒切,拌以香药,包于梅红盒中。 从5月1日至端午节前一天,卖桃、柳、葵、蒲叶、佛艾。 次日,门前铺家家,供五彩水团、茶酒。 又将爱人钉在门上,士人相赐宴席。 \x0d\x0a陈元良的《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中提到一种“端午,红白相间,如袋,彩线贯之,抽动如花” ,或带子,或钉在门上,你光口白舌,也叫抽钱。 还有一种“蛤蜊粉铃”:“端午节用蛤蜊粉托绢,点缀棉布,像珠子一样。也是给小孩子戴的,吸汗” 这些随身包的内容几经变化,从吸汗蛤蜊粉、驱邪符、铜钱、驱虫雄黄粉发展为装香料的香包,产量越来越多更加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工艺品。 \x0d\x0a同样,还有喝雄黄酒的习俗:这种习俗在长江流域的家庭中很流行。 巡百病:此习俗盛行于贵州端午节习俗。 \x0d\x0a雄黄酒少许\x0d\x0a 雄黄也是一种药材,据说可以解百毒。 因此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端午节,陕西人会将雄黄酒泡在酒里,涂在孩子的耳朵、鼻子、额头、手腕、脚踝等处。据说这种做法可以杀死蚊子、蛇、蝎子、蜈蚣、壁虎和蜘蛛等不及了。
\x0d\x0a\x0d\x0a4 各地风俗\x0d\x0a河北省\x0d\x0a 北平端午节忌挖井水,节前常预放水,据说可以避免井中毒。 市场上的小贩也在端午节期间出售樱桃桑葚。 据说端午节吃樱桃桑葚,一年四季都不会吃苍蝇。 卢市各店均有售卖“五毒糕”,即用五种毒虫图案装饰的糕点。 已在滦县订婚的男女公婆,端午节互赠礼物。 赵县每逢端午节,当地官府都要到城南举行联欢会,请城里士绅赴宴赋诗,称为“踏柳”。 \x0d\x0a\x0d\x0a山东省邹平县的端午节,早起的每个人都需要喝一杯酒。 据说可以辟邪。 日照端午节,孩子们用七彩线缠绕,要穿到节后第一场雨,才脱下来扔在雨水里。 临清县端午节,七岁以下男孩戴护身符(小麦做的项链),女孩戴石榴花,穿母亲做的黄布鞋。 用毛笔在鞋上画了五种毒虫。 意思是用屈原的墨汁杀五种毒虫。 即墨在端午节的早晨用露水洗脸。 \x0d\x0a\x0d\x0a山西解州端午节,男男女女头戴艾叶,称“曲机”,小孩子脖子上系百绳,俗称“系龙为龙”。屈原”。 喜洲每逢端午节,村寨祭龙王,田间挂纸。 怀仁县的端午节又称“祝门”。 定襄县端午节期间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学生要给老师送礼。 六安府中,面条蒸成团,称“白团”,与粽子一起分给。 \x0d\x0a广东省\x0d\x0a从化县端午节中午,用烧过的护身符水洗完眼睛,泼在路上,叫做“送灾”。
新兴县每逢端午节,附近寺庙的人都会讲道迎接和引导神像。 巫师还用魔法水和贴纸驱邪。 石城县端午节,孩子们放风筝,被称为“飞天灾”。 [1] \x0d\x0a海南省\x0d\x0a 端午节期间,海南各地都会像中原一样举行龙舟赛等活动。 在当今保存最完好的古县城墙定安,在拥有五百年历史的明成化古城门内,两座石碑上还矗立着两条色彩鲜艳、修长、意气风发的龙舟。脚步。 岛上的先民,在端午节,扛着龙舟,奔赴大河,在南渡河赛跑中挥汗如雨……历史从古代的端午节一直流到现在。 素有“椰乡”之称的文昌,是宋庆龄的祖籍地,面海临江。 自古以来,沿海和河流沿岸的居民每逢端午节都会举行赛龙舟活动,以祈求平安。 海南除了和内地一样赛龙舟、吃粽子、挂菖蒲、艾蒿,还有一个内容是岛内人再熟悉不过的,那就是喝龙水、泡药草。 家住海南的小郑说,从小到端午节,家里总是到处都是艾草的味道。 母亲早早地在家门口挂艾草,晚上又烧一大锅艾草水,用艾草洗身,说能驱邪强身。 小吴住在海边。 小时候,每逢端午节,家人都会带他去海边洗龙水。 老百姓相信,屈原先生早已是龙神,龙神洗完“龙水”,就会保佑孩子们健康成长。 岛上的人们从小就相信海水浴——用海水揉眼睛可以治疗眼疾; 用海水清洗身体可以治疗皮肤病。
为了纪念这一特色民俗,每逢端午节,海风吹拂的澄迈县都会在迎宾半岛举办“龙水节”。 全岛人老少齐聚此地“洗龙水”。 千人同游,这种端午出海奇观你见过吗? 端午节也是清明节后海南人家庭团聚的日子。 据说只要能回家,岛上的人都会在这一天回到祖屋。 祭祖,拜父母,和兄弟姐妹玩耍。 妇女们,早在半个月前,就把粽子包好,逢年过节,家家户户都送粽子来保平安,热闹非凡。 在岛上的一年,进入了一个弥漫着粽子香、赛龙舟、龙戏水的漫长夏天。 \x0d\x0a\x0d\x0a陕西省兴安州端午节,当地官员带领工作人员观看比赛,被称为“垫脚石”。 兴平县每逢端午节,用绢丝缝制一个小角粟,底下缝制一个小娃娃,称为“玩娃娃”。 潼关县端午节门上贴蒲艾和纸牛,被称为“镇病”。 \x0d\x0a甘肃省\x0d\x0a景宁州端午节采玫瑰,用蜂蜜腌制。 镇远县在端午节向新婚夫妇赠送香扇、罗绮、手帕、艾壶。 儿女还要请父兄与师长一同赴宴,谓之“享节”。 漳县端午节儿童教育网,牧童祭祀山神。 积俸之丘,鸡未闻先烧,俗称“烧高山”。 \x0d\x0a江苏省\x0d\x0a嘉定县端午节,无论贫富,都要买石头鱼(俗称鳇鱼)做菜。 仪征县还有“裤衩买黄鱼”之说。 南京端午节,家家户户用清水一盒,加雄黄少许,鹅眼钱两枚。 全家人都用这水洗眼睛,叫“破眼”。 据说可以保眼一年。
在武进,晚上有龙舟表演。 晚上,龙舟周围挂着小灯笼,伴随着笛声、鼓声和歌声。 \x0d\x0a四川省\x0d\x0a石柱有“端午出门”的习俗。 四个人用两根竹竿挑起一张铺着红地毯的大方桌。 骑虎道士用竹篾编织在毯子上。 锣鼓喧天,街头游行。 旧时,川西端午节也有“打字”的习俗。 那一天,成都人人都买来梅子,在城东南角的城楼上抛来抛去,吸引了数以万计的观众。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因抛礼与外国传教士发生冲突,此习俗便停止了。 乐山、新津等地端午节期间,还举行盛大的商品交易会。 \x0d\x0a浙江省\x0d\x0a桐庐县农村学校的学生,端午节是给老师的一个仪式,叫做“衣”。 中午是医师采药,据说这一天天医星在天上。 \x0d\x0a江西省\x0d\x0a建昌府午节用百草水洗澡防疥疮。 新昌县以雄黄朱砂酒饮之,谓之“开眼”。 \x0d\x0a\x0d\x0a湖南攸县端午节,孕妇和富人家用花钱喝酒吃饭,穷人准备鸡酒,把钱放在龙头前的竹夹里龙舟祈福平安。 越州郡竞相以消灾除病为目的。 又作草船泛水,谓之“送瘟”。 \x0d\x0a福建省\x0d\x0a福州端午节是个古老的习俗,儿媳妇每天给公公婆婆送寿衣、鞋袜、粽子、扇子。 建阳郡把初五定为药王放药袋的日子,大家在这一天做酱。 上杭县端午节,用小船扎芦苇,在水边演龙戏,称为赛龙。 仙游县端午节后,在虎啸潭献纸,以纪念嘉靖年间溺水的戚继光。 邵武府端午节前,妇女们用朱红纱做袋子装护身符。 方生亦用五彩绒,用彩线系于簪上。 少女背挂,人称“豆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