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春节的习俗
春节,即农历正月初一,也称农历年,俗称“过年”。 下面yjbys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春节的风俗习惯春节习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拜年
春节早晨,开门先放鞭炮,称为“开门放鞭炮”。 鞭炮声过后,满地都是碎红,灿烂如云彩,人称“满屋红”。 此时,满街都是吉祥喜庆的景象。
春节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新朋友的家里、邻居家拜年,旧时叫拜年。 大年初一,人们早早起床,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走亲访友,互祝来年吉祥如意、兴旺发达。 拜年的方式有很多种。 有的是本族长带领数人挨家挨户走访拜年; 有时,同事请几个人拜年; 由于拜年费时费力,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用各种贴纸互相祝贺,后来的“贺年片”就是由此发展而来的。 春节拜年,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长寿,身体健康。 长辈可以把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 据说压岁钱可以镇邪,因为“年”与“邪”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可以平安度过一年。
逛庙会
逛庙会是大多数中国人的春节情结,是一年一度不可或缺的习俗。 春节庙会原本是民间的宗教仪式。 庙会期间,僧人道士通常会举行“法事”或“道场”,祭祀神佛。 庙会期间,摊贩叫卖和民间文艺表演也是必不可少的。 庙会中有许多历史悠久、深受百姓喜爱的传统项目,如舞狮、舞龙、扭秧歌、踩高跷、旱船等。
关舍火
除庙会外,民间自娱自乐社火也是由来已久的过年娱乐活动。 社火起源于古代对土地与火神的崇拜。 她,土地之神; 火祖火,是传说中的火神。 在以农耕文化着称的中国,土地是人的立足之本,奠定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火是人们做饭取暖的源泉,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 古人根据原始思维认为火也有“灵”,将其奉为具有特殊意义的神灵,从而形成了静止火的概念。 古代对土地和火的崇拜产生了祭祀社会和火的习俗。 随着社会的发展,祭火仪式逐渐成为一种规模宏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民间娱乐活动。
舞龙
舞龙又称“打龙灯”、“龙灯舞”,是汉族传统舞蹈形式之一。 每逢喜庆佳节,各地都有舞龙习俗。
龙舞起源于汉代,代代相传。 舞龙最初是作为祭祖祈雨的仪式,后来逐渐成为一种娱乐活动。 到了唐宋时期,舞龙已成为节日的一种常见表现形式。
关于舞龙的由来,民间有一个传说:一日,龙王腰痛,服用了龙宫的所有药材小学生作文,仍不见效。 只好老了,来到人间求医。 大夫把脉后觉得奇怪,问道:“你不是人!” 龙王隐瞒不了,只得如实相告。 于是大夫让他变回原来的样子,从他腰间的鳞片上抓了一条蜈蚣。 去毒上药后,龙王彻底痊愈。 龙王为了感谢大夫的救治,对大夫说:“只要你像我一样舞龙,就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这件事传出后,人们相信龙能造云造雨,每遇旱灾,便舞龙祈雨。 还有春舞青龙、夏舞红龙、秋舞白龙、冬舞黑龙的规矩。
舞狮
舞狮,又称“舞狮”或“舞狮”,与舞龙一样,是我国的一种传统舞蹈形式,也是民间流行的一项体育活动。 春节或庆典时也会有舞狮活动。
舞狮始于南北朝时期。 在我国,舞狮的形式多种多样,大致可分为北方舞狮和南方舞狮。 北方舞狮的外形与真狮子十分相似。 全身披着舞狮(一般是两个人一起跳一只大狮子)只露出双脚,不见人影。 北方舞狮分为雌狮和雄狮,还有文狮、武狮、成年狮和幼狮。
南方舞狮主要流行于广东。 这种舞狮由一人舞狮头,一人舞狮尾组成。 狮子的体型、风格和颜色与北方狮子大不相同。 舞狮者身穿各式灯笼裤、灯笼袖唐装或米纽扣背心。 舞狮者全身可见,舞狮必须用尽全力
为什么人们在春节期间特别喜欢舞狮? 相传明朝初年,广东佛山出现妖怪。 每逢旧岁新岁,它就出来糟蹋庄稼,害人畜春节习俗,百姓怨声载道。 后来有人建议用舞狮来吓唬妖怪,果然奏效,妖怪逃走了。 当地人认为狮子具有驱邪镇妖的力量,是吉祥之兆。 因此,春节期间,他们敲锣打鼓,挨家挨户,舞狮拜年,以期消灾除害,预示吉祥。
【关于春节习俗】相关文章:
春节英语作文07-14
韩国礼仪习俗11-01
迎亲的习俗与禁忌07-29
全国各地的结婚习俗11-12
中外婚俗差异11-12
过年习俗的由来05-15
元旦海关英文介绍11-08
益阳婚庆礼俗11-04
关于春节的谜语与答案“总结”11-01
东北婚俗 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