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大家新年快乐!祝大家新的一年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心想事成!
由于防疫政策,建议今年不需要存钱过年。我和父亲带着两个孩子回奶奶家过年。我的祖母住在皖南的一个平原上。我童年的记忆是屋前屋后的一片稻田和一片竹林。这一次,因为经济开发区的建设,大家都住在拆迁后建起来的住宅小区里,竹林和田野已经不复存在。因为靠近县城中心,所以屋前屋后都没有宽阔的田野。据说前几年因为大家放鞭炮,空气污染很严重。除夕夜,路上的能见度很低。开车离开社区时,需要有人带路。所以今年过年,有规定不能放鞭炮。我家乡的许多过年习俗已经淡出或消失,但仍有两种习俗存在。第一种:大年三十晚上和大年初一早上春节习俗,家里的小人都要去探望家里的长辈。父亲这一代兄弟姐妹很多,外婆每年轮流在每家每户过年。今年,我奶奶在我们家过年。除夕夜,叔叔阿姨表妹们开始络绎不绝地来家里陪奶奶说几句吉祥话。大年初一的早上,我会再来春节习俗,说几句新年的问候。因为这个习俗,很多兄弟的人都希望老人在自己的家里过年,因为它热闹又受欢迎。
第二个:除夕晚上的“那福”和大年初一早上的“拜年”。小时候儿童学习网,过年的新衣口袋一定要多一些。因为我们有一个习俗:吃完年夜饭,孩子们挨家挨户提着灯笼,一进门就喊“那福!”
然后屋主给了我们一些糖果和一支香烟。糖果是我自己的,香烟是我爸爸带回来的。(是的,我爸是个老烟民,最近几年开始少抽烟了,希望他能尽快戒烟。但小时候,我觉得很自豪。每次回家,我把口袋里的烟给爸爸了。一个人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虽然很冷,但我们通常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群结队地挨家挨户跑,总是玩得很开心。路上时不时遇到一个挨家挨户挨家挨户喊“那福”的小伙伴和我们一样,于是队伍越来越大。这个时候,寄宿家庭往往很开心,因为这预示着来年这个家庭会兴旺发达。我记得我们村里有两个家庭是两兄弟。他们没有和我们其他人住在一起,而是一个人住在一大片田野的中央。虽然步行到他们家要多花10分钟,但我们每年都不会错过,我们也必须去那里。除了除夕夜叫“那福”,大年初一早上还要再跑一次,不过这次叫“拜年”,不能叫其他方式。
今年带了两个孩子回来过年,发现还没有多少孩子还在延续这个习俗。毕竟现在物资丰富,而且糖果也不仅仅只有过年才有。每天都有很多吃的选择。我们只看到两三个孩子零星地穿过各个小巷。这是两个宝宝第一次回国过年。为了让两个宝宝体验这个习俗,晚饭后我们带着两个宝宝和他们的表亲一起,一手拿着一个小灯笼,一手拿着一小袋糖,就去找附近认识的人。走回家。孩子们见人就学会叫“那福”。还有邻居还想按照习俗在孩子包里放一根烟,小宝会说“谢谢,我们不能抽烟,抽烟对身体不好”。临走前,大宝会向别人鞠躬说“谢谢,新年快乐!” 我不知道这种习俗会持续多久,但我认为孩子们有机会体验它是一件好事。你的新年习俗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