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是同食同餐,目前孩子学校老师和孩子吃的不一样,孩子特别羡慕老师的饭菜,品种多。如果不能做到同餐,那规定就无用。
近日,北京市教委发布《关于切实做好2019年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中小学、幼儿园应当建立集中用餐陪餐制度,学校相关负责人每顿饭与学生一同用餐,及时发现和解决供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先来看看发布这项通知的背景和目的:
在幼儿园和寄宿制中小学,学生用餐是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也是家长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饮食的安全,营养的搭配,价格的定位,饭菜的质量和口感,用餐的管理和秩序等等,出现问题,都会引发家长的关注和投诉。
并且,学生在学校中相对来说处于弱势地位,尤其是幼儿园和小学生,往往无法及时地表达自己的诉求。
校领导在陪餐过程中,也能贴近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发现更多的情况。
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校负责人配餐制度的出现就可以理解了,学校领导往往是善于发现一些问题的,且有领导的重视和监督,能比较快速地解决问题。
这项通知体现了教育部门对中小学生“舌尖安全”的重视。
2.再来看看这项通知落实的可行性:
根据我二十年来在寄宿制学校工作的一些观察,其实学校领导对餐饮这一块还是比较关注的,特别是一些经验老道、关心学生的校长,会时不时地去学生餐厅转转、看看、吃一顿饭、对餐厅管理者提出一些要求和建议等。
但在实际工作中,校长公务繁忙,不可能顿顿去陪餐,可以校领导排班轮流去,每天最少随机去陪餐一顿饭;班主任和一部分热心教师也可以参与进来,就能达到上述的目的。
但是,通知归通知,这项工作究竟能做到什么程度,26个英文字母,还要看校长的良心。因为,上级怎并不好去检查监督,如果不是发自内心去做,也会变成敷衍。
3.一些建议:
一些做得比较好、理念比较超前的学校,也会建立家长委员会,邀请家委会成员不定时来学校检查,发现一些问题,其中餐厅就是一个重点关注的区域。我想,这种方法恐怕比校领导去陪餐更有效些,因为校领导毕竟还是站在学校的立场上,家长的加入会使这项工作更透明。当然,也可以将这两者结合起来。
一个很正确的做法吧,这个饭做的好不好的,校长亲自吃一吃就知道了。这也就是说要亲自去检验,不要只知道嘴上说这么着那么着的,那些空的许诺是没用的。校长吃的话,这个配餐基本能保证质量,还避免出现各种问题。配餐如果有校长把关的话,质量估计应该是没有问题。
校长也是学校的一员,为什么她非要搞什么特殊化呢,要一起吃的话,这个还能节省了这个劳动力,还能节省钱,这是一举多得的事儿,并且这个也能促进师生关系,然后家长能更好的了解学校。
这在一些发达国家早就开始实施了,例如日本,且校长要在学生进食前半个小时吃同样的饭菜。日本为了让家长晚饭不与午饭重复以便让孩子摄入更丰富的营养,都是提前一两个月把菜单发给家长的。希望我们能够借鉴别人好的人性化的东西。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