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中旬,北京大学附属小学的科学素质教育课上,小学生们坐在互动教室里正在电脑编程和人工智能教育,一个个图形化的程序模块从孩子们的电脑屏幕上搭建起来。这堂素质教育课通过图形化编程工具讲述了遗传算法,神经网络等人工智能知识,这些抽象的内容凭借游戏化的教学过程与图形化编程的表现形式得以在中小学课堂上展开。
在科技进步与社会需求的促进下,从小学课堂到百年高等学府,人工智能教育已遍地开花。“完全‘供不应求’,编程课是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刚开课就爆满,孩子们都争着报名上课,学习兴趣特别浓厚,但现在北京中小学相关课程并不多,课程难度不高。”北京东城区史家小学分校副校长纪宏向,描述起北京中小学校目前开展STEAM编程课的情形。
“现在注重抓逻辑思维课程和科学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最近刚安排了学生75门课程,其中包括引进STEAM教育课程,培养学生们的科技创新兴趣,寒假期间我们带着学生了解机器人制作的专利申请,让孩子从小既有科技素质,也建立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通州区第一实验小学主任张丽霞说。
“人工智能教育在低学段普及的主要作用是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培养兴趣,其课程形式是编程教学,从最开始的C语言演变到今天的图形化编程,课程内容更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这让孩子们更易对未来所处的环境有感性的认知。”深圳点猫科技有限公司(编程猫)高级技术官资深人工智能研究员张阳阳博士认为。
北京大学附属小学里,编程猫高级技术官资深人工智能研究员张阳阳博士向小学生们讲授人工智能创新体验课。
“人工智能+教育”背景下不仅是学生,教育工作者们也要适应这一崭新变化。“人工智能是改变人类未来生活方式的重要手段,是未来颠覆人类发展生活的大方向。”北京市海淀区双榆树第一小学校长丁凤良表示,对国内中小学教育,人工智能和教育相结合势在必行,“让人工智能融入中小学课堂,推助国民科学创新素质,为国家的人工智能发展培育种子力量,这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担起的社会责任。”
除了高等学科建设外,还要在国内中小学大力拓展智能教育,利用智能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改革,构建包含智能学习、交互式学习的新型教育体系。开展智能校园建设,推动人工智能在教学、管理、资源建设等全流程应用。开发立体综合教学场、基于大数据智能的在线学习教育平台。开发智能教育助理,建立智能、快速、全面的教育分析系统。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环境,提供精准推送的教育服务,实现日常教育和终身教育定制化。
据了解,编程猫在2017年先后与全国范围内千余所学校合作,为院校提供免费的课程内容与教师培训支持,新颖的教学形式与课程内容深受学生与授课教师的喜爱。校企合作这种现象之所以存在,一方面是很多校方缺乏自主教研能力,教师素质不过关;另一方面,企业方往往具备较前沿的教研能力和人才培育能力,能有效帮助有需求的院校建立健全系统的人工智能学科知识。
“未来的教育也会进入‘人机共教’时代,未来智能机器人能帮助教师更好地从教。”业界人士认为,以知识传授为主体的传统课堂将发生转变,未来的教师,会从现在大量重复性和繁琐性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他们要娴熟地运用智能机器人,获取教育资源,运用数据处理技术,分析教学案例和化解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