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想做大学老师,我觉得最低的学历也应该是研究生毕业,也就是硕士,这是最基本的要求,现在各个大学对于老师的要求很高,需要你各方面能力具备,不只是一个硕士学历就可以。
然而,硕士学历只是大学最低的门槛,假如你想成为一个大学老师,那就算你凭着硕士学历进来,你的工作也会很辛苦
举个例子,上大学的时候,我们学校有一个教概率论的老师,他就是硕士进来的,结果呢,他都快40岁了,职称还是讲师,而且每个学期基本上要负责我们这个学院将近600号学生的教学,大概每周光同样的内容就要讲上四五遍,基本上每天大部分的时间全在讲课。非常的辛苦
所以,家庭教育网,现在一些学校的任职要求都是硕士以上,博士才是晋级的一个敲门砖。
有人说,学历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力,但是在事业单位,如大学,高校,学历还是很重要的。而且,不同的大学对教师的要求非常不一样。
有些大学如果没有博士学位,绝对进不去。而且现在还要求你博士期间必须有过硬的科研成果。如果没有代表性的科研成果及论文,你很难进入。
不过呢,假如你只是想进入大学做一个行政性的工作,那也并不需要博士学历。这种行政性的工作在大学里也不少,最普遍的是大学里的辅导员们,还包括学校各个部门里的各个岗位,这些岗位基本都是不需要上讲台教书的,负责的都是行政性的工作。
虽说有时候这种工作比较繁琐,而且要经常和学生打交道,但现在高校还是一个很有诱惑力的职业,而且在大学里,老师这个身份也能让你接触到更多优秀的人才,让你有一个更高质量的人际圈。
比如,秋叶大叔,是武汉某高校的老师,业余时间他还在ppt领域,自媒体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自己组建了团队,帮助一大批伙伴成为IP,他曾说他的理想是:帮助跟着他奋斗的伙伴们买房买车。结果秋叶大叔现在有好几家公司,非常成功
所以现在你知道了吧,大学老师光鲜是不假,但真的不好当啊!
一般来说,至少会要求硕士。但也要根据具体情况,大多公办本科院校己要求博士及海外经历;部分高职院校对紧缺专业也可能放宽到本科,会同时对工作经历提出要求;有的民办高校特别是刚升格不久的高职院校要求可能会更低一点,如果操作能力强,专科学历去做实训教师也是可能的。
大学老师的最低学历要求是什么?好像这个是要按照不同的院校来做区分吧。下面来举几个我身边的例子,来做一下这方面的介绍。
一、本科去专科.
之前认识一个女孩子,她好像是毕业于西北大学导演专业。
这个女孩子在大学毕业后是被招聘到江西的一个职业技术学院里面当老师,后来他感觉离家还是太远了,然后就回到了陕西考事业单位,最终考上了乡镇事业单位的工作。
他的这个经历也是刷新了我的人生观,因为我觉得去大学里面当老师至少也是研究生学历吧,哪知道她一个专科生就可以去大学里面当老师。
二、大学学工组老师.
在我上大学时候学校学工组一个女老师,据说她当时是本科文凭。这个女老师相当于是大学里面管行政方面的职位,这个女老师主要是做学生思政方面的工作,她还是某个专业的班主任。不过后来我所在的那所大学招聘老师的话,基本上是需要研究生或者是博士生了。后来通过学校网站查询教师信息,发现这个老师现在的文凭已经到了硕士研究生了。
三、火车偶遇.
在我大四即将毕业前的一两个月,有一次我坐火车去云南昆明。再从云南昆明回到广西南宁的时候,和我挨着坐的一个女生长得很文静,我有的没的和他聊着天,后来才知道她是广西民族大学的学生,学的专业和我类似。
后来我有了解过这个女生在从广西民族大学毕业以后考的是云南师范大学的研究生,在研究生毕业以后她是去的宜宾学院当老师,因为她是云南人,宜宾市距离她家乡比较近。
四、大学同学.
当时我们学校里面的保送研究生名额并不是特别的多,我所在的那个专业的话有40个人,只有两个保送本学院研究生名额。当时班上有一个来自于桂林的女生,就获得了保送研究生的名额,他在三年研究生毕业以后,是去了广西一所二本院校里面当老师。
五、高三同学.
我高三时候有一个同学,他当时考上的是合肥工业大学,然后上的事陕西科技大学的研究生,在研究生毕业以后她各种找工作,有幸被市里面的一所职业技术学院录取了。
师高弟子强,这是人人都懂的道理。没有一流的大师,没有自己对学术的深刻理解,无可争议很难教出一流的学生,拿出一流的学术成果等。
华为告诉我们一个清晰无比的事实:没有背后的几百个物理学家、化学家和数学家及其数万工程师等高水平人才,华为能够有这么多专利吗?能够有这么多一流产品吗?能够成为行业的世界一流企业吗?能够让美国人都感到恐惧吗?显然不可能。
同样大学是一个代表时代学术前沿的高水平地方,肩负引领文明前进方向,是思想学术科研的中心,大学能否有高质量的教育教学、科研能力等,首先就要看大学教师学术水平研究能力,连起码的学术修为都不够,还对大学产生其他想法无疑是水中月,镜中花。一流大学首先是由一流学者示范、引领,哪里有一流大学没有一流学者的大学呢?
所以个人以为大学教师的主专业至少应该在硕士以上,最好是还要在相邻的三到四门学科的学术尽可能靠近硕士水平,为什么呢?大家查阅一下所有有所作为的学术大师没有例外,每一个都是综合修为都很高的。看一看:梁漱溟、钱钟书、陶行知、钱学森、袁隆平、施一公等那个不是“全才”。特别是今天,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相互融合,相互借鉴等情况下综合修为就显得更为重要,不然就连学生都很难欣赏,只懂自己专业的“机器人"教师。我大学时代的老师几乎除了主业之外,都有拿得出手的高水平的“业余”爱好,几乎都是文理兼修的。
一家之言,有失偏颇,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