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全国各地的高考成绩陆续出炉,不管分数高低、是否满意,未来几天里,考生和他们的亲友团都要面临一个大难题:报志愿。
有人说,高考之后的选择才定终身。可是选择实在太多了!先选学校还是先挑专业?专业选自己 “喜欢的”还是“适合的”?学校选一线城市还是二线城市?冲一冲还是稳一稳?
每个选择都令人纠结。志愿究竟应该怎么填?专业和学校到底又该怎么选?在这里,南风窗记者给出建议可以归结为为13个字:先选城市,再选学校,最后选专业。为何这么说,且听我一一分析。
1、城市的重要性
还是从人们最关心的房子说起吧。现在,全国各地房价高企,特别是一线城市的房价,让许多普通人心生畏惧,觉得买房越来越难了。因此,许多人在填报志愿的时候会恐惧于一线城市的压力,最终选择向二三线城市“逃离”。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虽然选择一线城市面临着来自房子、竞争等诸多压力,但也让你有更多的机会通过奋斗实现自己的人身价值,这一点至关重要。
因为,以北上广深为代表的一线城市集中着最好的、最高薪的工作。
高薪工作的背后,是好企业的集中。中国最好的企业,越来越集中于一线城市,这是年轻人选择起步城市、规划职业生涯首先要弄清的一个大趋势。
企业为什么会越来越向一线城市集中呢?产业经济学家会告诉你一大堆理由,比如要素资源的可得性,在一线城市更容易获得资金、人才什么的。但在中国,还有一条理由你必须了解。
越是繁华的城市,对富人和企业家来说,越意味着财富和人身的安全。在一片树林里,如果大鸟越多,那么对每一只大鸟来说,他被猎人射杀、所谓“枪打出头鸟”的几率就越小。因此,中国的富人正一波一波涌向一线城市。
山西的煤老板、华北平原的地方小权贵,还有东北的精英人物,带着快被数字撑破的银行卡,踩踏式涌入北京,让北京越发成为了中国太行山以东、淮河以北的“经济孤岛”。
长三角的精英则涌入上海。十里洋场的前朝遗韵,或许能给他们带去些许的安全感,以及身份晋级的自信。
不能否认,企业家、富人向一线城市的不断积聚,正让这些城市变成中国最具“生产性”的城市。
什么叫城市的“生产性”?
简而言之,就是这座城市能够创造出这个国家、人民需要的东西,不论是有形的商品,还是无形的服务。这些商品和服务,除了满足国内需要,还能在国际上进行交换,赚取外汇,推高人民币币值。
城市靠什么从事“生产”?靠的是企业,企业带给城市坚实的经济基础,也带给年轻人高新和美好的职业前景。
但中国很多二三线城市,早已丧失了“生产性”特征。在这些地方,广场舞大妈整天无所事事,她们身强体壮,但并不从事生产,享受了退休金,社保基金的窟窿却留给了一线城市正在辛苦打拼的80后、90后们。
所以说,报志愿要优先考虑一线城市。一线城市集聚了最多的优秀人才,有最前沿的资讯,更开拓的视野,更多的机会。在一线城市,你有更多的机会去各行各业最好的公司工作、实习,接触到更多优秀的人。
哪怕你毕业后不在一线城市工作,你都还与这座城市有着渊源和联系,你的老师、同学还在,以后都会受用。
2、学校与专业如何取舍
前面已经说过,大学选专业填志愿,要先选城市。
选好了城市之后,下一步就是选学校和报专业。比起选城市,这才是真正让学生和家长焦头烂额的环节。
一线城市就那么几个,教育和人才资源集中的城市掰着指头也能数得过来,可是学校和专业的数量却是几何级增加,高中三年学生和家长们不曾关心留意过的问题,在此刻突然成了头等大事,面对各种不知名字的学校和专业,小学学习网,手足无措是普遍情况。
怎么选学校?最客观的参考是各种排行榜。
提供排行的机构很多,教育部官方前些年有985、211,现在是双一流;国际上,有世界公认影响力最大的QS世界大学排名、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及世界大学学术排名,这些排名,中国高校也都参与;另外,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的“武书连”版以及“中国校友会网”版也也知名度颇高的排名榜。
各类排行榜因为所用指标和权重各不同,结果也不尽然相同,所以在参考这些排行榜时也要考虑到它们的排行机制。
也因此,各类排行榜只可作为参考,而没有一家具有绝对价值。所以网上才有戏谑:中国的大学,Top1有两所,Top3有5所,至于Top5,估计就有不下10所了。
填志愿虽说是考生自己的事,但也是一场家长和老师的大作战,他们的意见往往至关重要,但有些时候,这两个群体对高校实际情况和专业设置的了解是滞后的。
上海交通大学的青年教师王昆对此很感慨:“高中老师那儿的信息,大概还是十年前甚至是二十年前的情况。比如兰州大学,除了顶了个985的帽子,牛人基本走光。再比如浙江大学,早就把武汉大学、南京大学拉开1.5个段位。以至于教育部不得不出台若干措施,限制东部高校去西部“挖人”。
从这些年高校的变化,也可以看出,人才、资源向东部、向一线城市流动,依然是大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其实不必纠结于是选学校,还是选专业。
因为资源配置的区域间差异要远远大于专业间差距的状况,决定了填志愿时,对城市和学校的选择要远比专业来得重要。
好学校的品牌效应和集聚能力是相对持久的,从就业导向来说,如今的大多数工作单位,都是先看学校。在一座好学校就读意味着拥有更多的资源,更好的平台,以及,更牛的校友。
至于专业,能读自己喜欢的专业当然是最理想的状况,但如果并不清楚自己想学什么专业,也没关系。《南风窗》记者也并非都是新闻学出身,其中,有弃理投文的,也有半路出家的。不论当初所学的专业是什么,都没有阻挡和限制住他们日后的脚步。
总之,人具有无限的可能性,既不由所学专业所定义,也不由它所限制。
对于还在纠结于专业的同学,如果还想得到什么建议,我想说的唯有一点。如果不是笃定了自己的想法,那么选专业时,可以多考虑一级学科(至于什么是一级学科,自行百度),它们是人类知识的主干,能让你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作者 | 本刊记者 董可馨
根据招生录取日程安排,7月31日,广东省开始提前批专科和专科批次院校的投档录取工作。而在7月25~26日,省招生办对本科批次院校征集志愿进行了投档录取。广东省教育考试院的统计数据显示,经过征集志愿录取,所有本科院校都基本完成了招生任务,很多院校超额完成了招生计划,今年我省本科层次院校共录取约29.7万人。今年本科批次只进行了一次征集志愿,作为一、二本合并的第一年,不少往年学校报考的数据参考作用下降,在这样的情况下该用怎样的策略填报志愿?高分、临界分数如何合理填报,今年一些填报案例中的经验教训或许值得好好参详。
合并本科录取批次、扩大平行志愿,一次性满档学校多
今年广东实施合并本科录取批次、扩大平行志愿实施范围、增加院校平行志愿数量等改革。数据显示,今年因考生身体条件不符合专业要求、考生不服从专业调剂的退档大幅减少。如今年高分优先投档线上仅退档466人,仅为0.58%,远低于去年一本批次1071人、1.65%的退档率。体育类、艺术类统考退档57人,远少于去年1350人的退档人数。今年高分优先投档线投档率、本科批次投档率分别为98.8%、99.3%,分别高于去年6.5个和5个百分点,为历年来最好水平。
今年,本科批次投档后,除个别学校的地方专项计划、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以及民办院校和独立学院存在少量缺额外,其他都一次性满档。文、理科投档缺额的高校数量和计划比往年大幅度减少,如文科类计划仅剩300多个,体育类仅剩67个,音乐类仅剩9个。
今年所有院校,无论是公办院校还是民办院校,无论是省内院校还是省外院校,无论是经济发达地区院校还是中西部等区域传统“冷门”院校,均受到考生“追捧”,特别是高分优先投档线上的高校生源火爆,共录取78912人,投档录取率达99.42%,比去年增加1.07个百分点。从生源情况来看,各招生院校生源均衡,绝大部分院校一次性满档,一些往年生源较差的高校,今年生源也比往年充足。
在这样的情况下,合理填报志愿就显得格外重要,明师教育高考研究院专家何志鹏表示,从今年的填报案例来看,合理利用高分优先投档线在选择心仪专业上作用明显,对于学生最关键的是一定要对自身意愿有明确认识,合理使用“冲、稳、保”志愿填报策略,结合动态消息来选择院校。
志愿填报案例1
高分也只能读冷门专业
张敏(化名)高考理科分数635分,2018年排位2304。第一志愿选的是同济大学(2017年最低排位为1543),第二志愿选的是北京师范大学(2017年最低排位为2256),第三志愿选的是中山大学(2017年最低排位为8119)。
专家点评:根据2017年的排位,张敏的志愿表有完整的“冲、稳、保”结构,是一份完整的志愿表格。该生的成绩优秀,由于未确定是否出省读书,所以志愿填报上选择了中山大学作为志愿保底学校。但出现一个明显问题,中大最低排位较第四志愿院校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2017年最低排位为3285)低,若该考生能顺利投档,会直接导致后面院校作废,若考生还有省外读书的意向,就不能实现了。
同时,由于填报中大的学生较多,分数优势不够明显,中大专业录取原则为分数级差,即第一专业原分录取,第二专业降分后进行志愿优先继续录取。最后,该生只能够根据服从专业分配去到中大的冷门专业。所以,学生在志愿填报的时候,一定要先明确自己的意愿,比如专业是不是重要于学校、是否第一志愿选择省外报读等,同时,还要考虑到部分学校是否设有录取分数级差的问题,根据自身需求合理使用“冲、稳、保”志愿填报策略。
志愿填报案例2
利用高分优先投档线二次投档进入心仪专业
王科(化名)高考理科分数500分,2018年排位69443。第一志愿选的是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7年最低排位为74701),第二志愿选的是广东药科大学(2017年最低排位为88801)。
专家点评:从填报志愿上来看,该生专业目标明确,重点考虑专业的选择,因此不填写较高于自己排名层次的院校是明智之举。因为高于自己排名的学校都只能被调剂到冷门专业,反而投档院校选择比自身排位低的学校,进入院校后,可以有优势选择热门专业。
另外,该生刚好为优先投档线临界分数的(2018年广东理科高考优先投档线为500分)学生,有多一次志愿投档机会。因此与自己分数排位相当的广技师填写了不服从志愿分配。当优先投档其档案到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时,由于填写专业没有顺利录取,而且又没有填写服从志愿分配,因此被退档了。
但由于还有一次投档机会,所以档案重新回到考试院系统中,进行第二次投档,顺延到广东药科大学,因为该生排位高,分数优势明显,热门专业将顺利录取。
如果没有优先投档线,该生被退档后,直接补录其他院校和专业的可能性低。所以优先投档线上的学生即使被学校退档,也多一次投档机会。优先投档线使用得好,也能帮助学生选到好的专业。当然,优先投档线不是必录取线,还需要结合其他同学的投档结果实施,因此不建议完全依靠优先投档线功能,还是希望志愿填报能够争取一次投档成功。
志愿填报案例3
不了解学校政策动态录取有遗憾
冯健(化名)高考文科分数520分,2018年排位34665。第一志愿选的是广东海洋大学(2017年最低排位为31714),第二志愿选的是肇庆学院(2017年最低排位为33991),第三志愿选的是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2017年最低排位为37996)。
专家点评:该生最终被肇庆学院录取。本来应该是值得高兴的事情,但该生得知北师珠的最低投档排位后有点失落。如果把北师珠和肇庆学院的位置互换,会更加适合。
原本该学生以为2017年的排位是肇庆学院更高,所以应该2018年的录取结果也应该相符。但他未了解到北师珠今年由于政策改动,合并批次后,有更多同学愿意填报,因此出现排位上涨。而且根据专业、地域位置,该生更偏向师范类院校及在珠海就读,因此有点失落。
广报全媒体记者刘丽琴
高考结束,孩子和家长面对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好看志愿填报,全国2000多所大学,该怎么报考,真让人头疼,关于报考,有人说“考得好不如报的好”,有人说“能上一本不上二本”,有人说“能去北上广深,不去一线二线经济发展落后城市”,各说各有理,但关于高考志愿报考,是关系到考生一生的大事,必须认真对待,对于高考报考,我也给出意见的看法!
1、不论成绩如何,先了解自己省份的高考填报模式
现在很多省份高考填报志愿都实现了平行志愿报考,每一批志愿可选6~10所院校,每个院校可选择5个专业,这里我需要讲一讲平行志愿的特点:
(1)平行志愿最大的特点就是各个填报志愿关系是平等原则,只是你写的顺序不一样;(2)平行志愿第二个特点是依次投档,也就是说你填报提交后,会从你第一志愿开始进行投档,如果第一个不达标,那就第二个,一直到最后一个;(3)平行志愿的核心就是你只被其中一个志愿提档,一旦你被一个志愿提档了,这个志愿后面的所有志愿都会作废!
所以在高考调整志愿时,你一定得熟知自己省份的高考报考志愿模式,这样才能去报考!
2、知道自己的高考成绩和省排名
现在高考报考,都是成绩出来后才进行报考,避免高考填写志愿的盲目性,通过高考成绩在省排名就知道了大概位置,在通过每个省份给出的本科线,你就知道你的分数是挂一本线了,还是处于二本线,这个在大学志愿填写时也是非常重要的!
了解了自己省份的高考报考模式,也清楚的知道了高考成绩和省排名,知道了自己的成绩在本科线哪了位置,剩下来的就是选择目标高校了,选择目标高校分为3步:
第一步:通过高考分数和排名找出近三年对应的高考分数和排名
举例说明:2019年高考成绩600分在省排名是12000名,那么就通过12000名找出2016年~2018年的高考分数,如2018年是590分,2017年是610分,2016年是602分,其次高考名次一定了,通过对应的分数就可以知道哪年高考试题比较难,哪年比较简单!
第二步:选择目标高校
以第一步例子为例,由2019年高考分数和排名找到2016~2018年的高考分数,然后把高考分数上下波动10分,去查历年高校在本省的提档线,找出2016~2018年的高校,估计每年在分数段内有20所到30所高校吧!
第三步:根据自己的爱好,筛选高校
从第二步找出的目标高校比较多,你必须要进一步去筛选到10所以内高校就行,把这10所高校录取分数从最高到最低标明,也根据近年大学在本省招生情况去判断下今年这所高校录取分数是上涨还是下降,你自己有个判断就行!
第四步:通过自己的未来职业发展,定5个院校
从10所院校精简到5所院校是非常难得,这要根据你的兴趣及未来从事行业来选择,比如你喜欢医学专业,那么你的志愿高考肯定是医科大学,如果你喜欢当老师,那么就以师范类院校为主,这一点非常关键,你必须知道自己的喜爱,才能去进一步筛选出合适的高校!
第五步:填报志愿(ABCDE)
由于是平行志愿,填报高考志愿非常有技巧的,在选择高校时就要选择的高校有梯度感,比如平行志愿第一个志愿一般是“冲一冲院校”,就是自己的分数也不占优势,但可以冲一冲,万一这所大学今年录取分降低了,有可能被你捡漏;那么第二志愿就要“稳一稳”了,虽然平行志愿实性高分优先原则,但还是要稳一稳比较好,各高校分数大速度上涨,那就可麻烦了!
举例说明:成绩是600分,A院校平常录取602分,B院校平常录取595分,C院校平常录取585分,而你想冲A院校,就把A院校作为冲一冲院校,结果A院校招省最低分是599分,你就能被录取了,如果A录取分数高,你没被录取,就到B院校了,结果B今年报考人数较多,最低分达到了610分,那你就进行C志愿,而今年C院校录取分数也上涨了,是593分,那么你就被C院校提档了!
第六步:专业是否同意调剂,需要你强大的自信,需慎重考虑!
一般志愿填报专业是5个专业,如果你感觉自己的分数很高,报考的都是院校的特色专业,那可以不同意调剂;如果你感觉报考专业非常热门,而你的分数可能不够,那就选择同意调剂,一般考生为了避免落榜,都会写同意调剂的!
以上是对你问题的回答,希望我的专业知识能帮助你,也希望你考上心仪大学!
高考报志愿是人生重要转折点,作为一个过来人说一下我的个人建议,用一句话来概括:一硬三软加牵引
一硬:当然是高考分数了,有了高考分数和排名,定位到有可能被录取的目标区间;可以参考往届的分数线和投档。
三软:城市、院校、专业。一个对的城市不仅仅关乎个人生活,还会对以后就业以及深造有有重要影响,;院校考量校内外教学资源以及行业资源,最好可以亲身去校园看看,喜欢它的环境氛围以后几年会过的很愉快;专业就要看自身的性格爱好和特长天赋了。
牵引:你对未来的规划和家庭能够提供的就业资源起重要牵引作用,例如要继承家业的,或者家庭艺术氛围熏陶等。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