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资讯 入园入学 育儿知识 文化素养 幼儿园教育 语文教育 图片资源 儿童视频 幼儿园 机构

资源分享

相关类别: 家庭教育 名言警句 智力常识 资源分享
信阳儿童网

当年的尖子生为什么现在大都碌碌平庸?(2)

来源:儿童网 人气: 发布时间:2021-09-13
有人专门对前十名优等生做过跟踪研究,根据一些历史数据分析,考前十名的孩子未必在今后的事业上就能取得骄人的业绩,倒是前十名之后的一些孩子日后说不定干得非常成功;也就是说,许多在学校期间学习成绩并不是太

有人专门对前十名优等生做过跟踪研究,根据一些历史数据分析,考前十名的孩子未必在今后的事业上就能取得骄人的业绩,倒是前十名之后的一些孩子日后说不定干得非常成功;也就是说,许多在学校期间学习成绩并不是太好,但是他们在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各方面的潜能得到了充分的开发和发挥,再加上自身的努力,往往就能成就一番事业,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于是人们把这种现象戏称为“前十名现象”;观察我周围的人也大体存在这样的规律,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呢?

老子说:“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又说:“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弊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我们不难从先哲思想中找到答案,世上万事万物皆有其对立的两面性,也就是常说的一分为二。

优等生优异的成绩给他们带来了尖子生鹤立鸡群光鲜地位,使他们成了学校的骄子老师家长的宠儿,学生干部,三好学生等等关荣称号也是少不了的,这些标签一旦成为优等生自己的心理定式,他们就会在无意间就把自己划归了超出于普通学生的精英学生的圈子,于是就很难容忍自己的平庸,不能允许自己失败,不能容许自己不优秀,正是这种过早的优越感给优等生日后的长久发展带来了障碍和隐患。

过分看重分数和名次,过多的书本学习会使自己的眼界变得狭窄;对自己过高的追求和过于完美的苛求,会使自己很难再拥有一份平常心。不是吗?

据专家研究,随着每年高考一天天临近,考生中的各种心理问题日益增多。

而最新的一个突出现象是:越是平时成绩优秀的学生,考前的心理压力越大。据心理咨询专家统计,前来作心理咨询的考生中,70—80%都是好学生,他们尤其表现出焦虑、失眠、厌学等症状,甚至有少数产生自杀倾向,专家将其称之为“考前焦虑症中的‘前十名’现象”。

又是一个前十名现象,这两个前十名现象已不是偶然的巧合了!

一段家长的话,说得很好:“为什么有的调皮的孩子并没有读过什么书,学习成绩也并不突出,但是到社会以后,当兵成为将军,从商挣了大钱?

我想就是他从小通过逮鱼,捉知了,套兔子,捉迷藏这些“调皮”长了“心眼”,学到了生存智慧,到了战场商场上,就成了“胜招”。

大概“前十名现象”也是因为孩子通过调皮锻炼了身体,接触了世界,认识了事物,探索了应对事物的方法和技巧,脑瓜灵活,容易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

做学生时他们的精力没有全部放在学习上,因而学习成绩低一些。但毕业以后,因为他们的眼光,观念和生存技能优于其他纯学习的孩子,所以更有出息。”

现在,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都无奈地被中国的教育制度高考制度牵着鼻子走,只有成绩优异的优等生才是这场惨烈竞争中的胜出者,谁有勇气拿自己孩子的前途去与这个制度较劲呢?

就像一位家长说的:

“联想到如今自己培养孩子,虽说没有在名次上对她有很苛刻的要求,考试不理想也从不求全责备,但我不得不承认,我是希望孩子在任何事情上都出色、出人头地的。我会小心翼翼地刺探每次考试班上的大致情况,如果孩子考得靠前,心里就欣慰;

如果考得不是太理想,就会失落半天。特别可恶的是,当孩子犯了点小错惹恼了我,我就会借题发挥、旧帐新提,把她某次考试的成绩抖落出来数落好久。

其实我也明白,我即便嘴上不说,心里可没有不想——多么希望自己的孩子永远是那个拔头筹的呀!

孩子明明才小学二年级,就开始为升初中、考高中、入大学烦恼起来。为了进名校,到处打听该考哪些证书。

什么英语等级、口语金章银章、奥数、计算机、特长,不但把自己搞得头晕眼花,把孩子也折腾得无所适从。

孩子喜欢做手工、画画,可我不让,因为没有多余的时间;

孩子喜欢看纪实频道,虽然我也喜欢看,但只有周末才给看;

平时孩子下课晚,每天无法保证室外活动的时间;......”

我们家长现在不敢拿自己孩子的前途去与这个教育制度去较劲!

但社会呢?它们会在未来的某一天跟你眼下急功近利的短视选择较劲的!因为社会需要的是多方面的能力,而考试往往只能考查其中的一部分,并不一定能够全面的反映个人的能力素养。

把过多的精力用于题海,谈何发展孩子其他多方面的潜质?

从小就被成绩熏陶出来的脆弱狭隘的心理如何应能付人生的挫折和复杂难题?

优等生的头衔反而成了日后成长的包袱,走向社会后他们很难放下自己的身价,像普通人一样脚踏实地的安心于从平凡的小事做起,积累自己的成功。不是吗?

有报道说,一个大公司去学校招人的时候,就明确提出了不要优等生,因为他们的用人经验是,优等生难于安心基层普通岗位,他们对环境更加挑剔,不能很好地同别人合作,更加好高骛远,更易跳槽,虽然优秀,但留不住也不好用,倒是那些中等学生能安心自己的岗位,踏踏实实地工作,合作精神好,坚持不懈一步步积累,最后走向管理层走向成功的倒是这些人。

是的,一个人从学生走向社会以后,衡量你的价值标准已不是成绩和学校的业绩,是远远丰富更加多面的社会标准。

它需要的不仅仅是你智商所表现的的聪明才智,更多的时候是:

你所具有的情商和魅商

你的协调组织领导能力

与人交流沟通合作能力

与所处环境相适应的能力

变通能力和灵活性

宏观战略思考能力

实际动手能力

适应社会的能力

洞悉人性的能力

控制调节自己情绪的能力

甚至是你独特的个人魅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力,生活能力吃苦精神以及其他特长等等,没有这些综合素质和能力,你纵然是天降奇才也难逃四处碰壁的厄运,很难在实际的工作中有所成就,在生活中也很难找到幸福感。

于是优等生悖论就这样产生了。

写在最后

著名心理学家斯腾伯格用成功智力来解释:他把学业上表现出来的智力称为“惰性智力”,而成功智力是达到人生中主要目标的智力,它包括:创造性能力、分析性能力、实践性能力。成功智力在现实生活中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可以不断修正和发展的。

我们在孩子的教育上要使孩子在学业智力和成功智力上保持协调、平衡。要发展孩子的人际沟通能力、管理领导能力、艺术创作能力、动手能力。

本文标签:家庭教育育儿孩子父母课堂

内容编辑:xychild
育儿书籍

最新儿童教育信息推荐

儿童网首页 | 教育资讯 | 入园入学 | 育儿知识 | 文化素养 | 幼儿园教育 | 语文教育 | 图片资源 | 儿童视频 | 幼儿园 | 机构

Copyright © 2022 儿童教育学习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01863号  专业的儿童教育网提供幼儿教育资源、中小学教育资源、亲子教育培训服务  商务合作:13503769300

儿童网、家庭教育网、小学教育网、幼儿教育网、儿童学习网、亲子育儿知识综合门户 幼教网 儿童网地图 儿童网信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