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不能与现实脱节,要适应环境,要适合孩子。比如你把孩子送到国际性的幼儿园,从小他接受的是西方的价值观(敢于挑战权威的孩子),如果小学还能继续这样的教育那就很好,如果小学又送回传统的学校那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就会让孩子困惑、无所适从。
幼儿教育是建立价值观的最重要时期,而孩子价值观建立唯一有用的方法是:身教——即是我们对待孩子的态度,我们在孩子面前的言行举止、待人接物、处理事情的方法。小孩的学习是用眼睛而不是耳朵。
举例1:过马路等绿灯—教育孩子守规矩,是很重要的。
举例2:孩子周一不愿意穿园服—每个人都是活在自我中心,但要学会适应不同的环境,认识到自己在幼儿园身份的转换(是幼儿园的学生,要遵守幼儿园的规则),其心态能否适应环境的改变很重要。要教育孩子学会适应环境,不能以自我为中心。(许多大学生自杀就是无法适应环境的结果)解决办法如下:
方法1:好,随便你,不穿就不穿。——错,容易让孩子形成自我中心。
方法2:不行,必须穿。——错,让孩子服从权威。
方法3:你是XX班的小朋友吧,你喜不喜欢XX班啊,XX班有谁谁谁,大家都穿园服,你要不要穿啊。——对,要引导孩子。
3岁前的孩子无须和孩子讲道理,3~4岁小孩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弱,无法体会大人真正的意思(例如孩子洗手慢,老师说:“你怎么还在玩水啊。”孩子本来没有玩水,听了这话反而开始玩水了,因为他理解成了要玩水),此时要少用语言,应带领孩子做一次正确的行为。
3岁前不要总训斥孩子什么什么不对,这样反而会强化孩子不对的行为(理由见前),而应教育对的东西。
全家人的教育态度一定要一致,包括在每件事情上的反应。不能一个红脸、一个白脸。孩子非常善于在不同的环境寻找对自己最有利的一个(即看人下菜碟),因此会导致孩子无原则性,学会对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态度。让孩子心理健康、身体好、多到户外活动、多和小朋友交往。
一、了解自发性行为
幼儿自发性行为分三阶段:
1.哭闹(3岁前):无人理会便停止哭闹,但影响孩子今后的沟通和交流、影响大脑的发育。
2.打人(小班~中班):是正常现象(不是对的行为),要接受这个过程,但要教育。
3.顶撞大人
上述的自发性行为处理方法:1.不能压制(比如说不许哭) 2.不能不理会 3.要关注、要引导(比如哭的时候要关心孩子)
二、教育的显性和隐性影响
从长远来看,隐性教育胜过显性教育。输在起跑线赢在终点线。
举例1.孩子不肯下水游泳,老师把他抛进泳池,哭闹几次后,现在游的很开心。
显性:孩子肯游泳了
隐性:孩子觉得有人逼我做我不愿意的事情,结果还挺好的。
举例2.夸奖孩子漂亮可爱
隐性:孩子认为不通过自己的努力就可以获得表扬,以后还会歧视长的丑的人。
三、教育的平衡性
全球一体化后,东西方互相学习。今年美国的教育目标是:开心不是唯一的事,同时还要学知识。中国则强调:不要灌输式的教育。
四、学会正确的教育法则
1.全面发展:态度、能力、知识
幼儿教育的重点是:态度、能力。因为在幼儿时期是条件反射期,孩子好象白纸一张,学习到的东西终身难改。这些东西即是成年后我们遇到事情时的第一反应,我们只能用理智克制它,确不能改变它。
(1)态度:唯一有用的教育方法—身教(即是我们对待孩子的态度,我们在孩子面前的言行举止、待人接物、处理事情的方法,不要打骂教育)
(2)能力(不是只能说出来的东西,而是做过、锻炼过的东西)
举例1:用不同方言讲同一个故事,让孩子猜测方言的意思,以此来提高其语言能力。(语言 能力:有模仿能力、敢于大胆的猜测发音。)
举例2:让孩子和不同年龄、不同班级的小朋友玩,来丰富孩子的社交能力。
学龄教育的重点是:知识
(3)知识(不单指知道名词,而是丰富其内在含义、经验)
举例:教苹果。不光知道叫苹果,还要摸一摸(知道软硬)、闻一闻、切开看一看、尝一尝。
2.温水煮青蛙
3.嘴巴软、行为硬
举例:孩子不吃饭,可以。到点就收拾餐桌。孩子饿了,会哭闹。此时首先不能给东西吃,其次不要说:“早说了,不吃饭会饿”。应该关注孩子,对孩子说:“我知道你肚子饿,我也好心疼宝宝,不怕早点睡、喝点水,明天一早就吃早餐了。”(坚持几次后孩子就知道要按时吃饭了)
五、几种实用的教育法
1.描述式表扬:表扬要是描述性的表扬,要清清楚楚的表扬孩子干过的具体事情(比如:吃饭吃得真好),而不是随口表扬(比如:好乖啊)
2.重复性回应:孩子对一事物感兴趣时会反反复复的了解、学习,家长要反复的回应孩子的要求,不要不耐烦,直到孩子自己没兴趣。
3.冷漠式回应:当孩子故意用调皮的方式吸引你的注意力时,完全不管他,不要有任何反应,继续干自己的事。但是一旦他用了正确的方式,要立刻说:“你做XXX真好。”
4.热情式关爱:这一点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很重要。父母进门要抱抱孩子、亲亲孩子。
六、自设家庭教育环境要诀
1.统一所有成人的教育观念:具体到每一件事大家的反应、态度应一致。
2.训练成人的教育行为
3.培养聆听孩子倾诉心事的习惯:每天拿出固定时间,完全无干扰的好好听孩子说话,要有回应,不要评价,不要影响下次的交流。
举例:孩子说:“爸,我在幼儿园打人了。”要不带情感、重复反应:“哦,你在幼儿园打人了。”(而不是说:“你怎么打人呢,打人是不对的。”这样孩子下次就不会告诉你了。)建立聆听的习惯后,孩子会把家当成最安全的地方,不论有什么事情,首先想到和父母交流。
4.给孩子创造一个私人空间:让其摆放自己的物品,学会遵守规则。
七、一定不能犯的错
1.用负面语言批评孩子:如“你真笨”
2.和其他孩子比较:无论是比别人好还是差,都不要进行比较,要让孩子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3.用爱来威胁孩子:如“你再这样我不喜欢你了”
八、训练改善行为(只有教育无效时,实在没有办法时才使用下述方法。用于4~5岁有问题的孩子)
1.记录式奖励:明确告诉孩子什么是值得奖励的事情,做到后给与奖励。(不要中途提高改善标准)一周改一件事即可
2.冷静期惩罚法:让孩子先自己冷静下来再惩罚。
九、个性化课程和家庭
1.正确教态:态度要温和,不要凶。
2.发展社会发展的正确方法:让孩子尽量经历很多的东西来了解社会,而不是仅仅告之。
3.学会教的有效:提倡赏识教育。强调教育要有成果、有效,而不是罗嗦的说教。
4.使用工具:例如用玩具来教育孩子。
5.掌握课程内力:知识(不单指知道名词,而是丰富其内在含义、经验)举例:教苹果。不光知道叫苹果,还要摸一摸(知道软硬)、闻一闻、切开看一看、尝一尝。
6.学会个别观察分析:父母要注意自身五种角色的转换A 父母的角色(告之对错)B 支持者 C 关心者 D 玩伴 E 旁观者(通过冷眼旁观了解孩子)
7.设计个性化策略
本文标签:培养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