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哪一句话令你感触颇深?
《论语 》中有一句令我感触颇深的话,是《为政》篇里的这一段:“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非勇也。”明明不是你的祖先。你去祭拜,就是谄媚。应当站出来担当的事情却畏缩不前,就是没有勇气的懦夫。这样的金刚怒目,正气凛然的表达思想的句子,在孔子的章句里并不多见。用现在的话说,一向温文尔雅的夫子已经出离愤怒,直接开骂了!你们这些认错了祖宗的东西,明摆着不是你家的坟头,里面埋着的也不是你的祖宗,你却非拜不可,非要趴在人家的坟头上哭嚎不可。这样不知羞耻去巴结讨好强势力量的勾当,不是世风堕落到了极点,是没有人能做得出来的。“谄也”二字,就等于骂人是一个“大马屁精”,以孔子那样深厚的修养、儒雅的风度,不是悲愤难抑达到极致,是不会这样说的。
春秋战国是个社会大动荡的时期。在礼崩乐坏的世道人心面前,孔子说出的这句话,令我感触颇深。我想起了自己在一家国内有名的网站论坛里潜水时,经常看到那里集聚着一大批人,不遗余力的吹捧他们的理想天堂,倡导“全盘西化,”丑化自己的历史文化。他们太像孔夫子说的那种在别人的坟头上卖力地哭嚎着的人。他们似乎不知道自家的祖先是谁,他们的精神已经被掏空了,他们是令人匪夷所思的一批“精神美国人”。
我还想到曾经见识过的那些屁股从来就不会坐在自己的国家民族,自己的历史文化一边的各种光怪陆离的人物 。他们的丑态原形,孔子在2000多年以前就给他们勾勒得惟妙惟肖了。从历史长河里的盛衰废兴去看,这些拜错祖宗的人,轻率地以为自己的民族国家注定会是输家,其实不过是鼠目寸光而已。我们这个民族之所以传承至今,太多的磨难,太多的曲折,都一个个挺过来了。这种倔强的生命力,不是那么容易泯灭的。想通过文化上的渗透和倾销来动摇我们骨子里的文化自信,是非常肤浅,非常可笑的想法。《论语》里的这句话,不就是对于中华文化里的强健的民族精神的佐证吗?不正是彰显出炎黄子孙的骨气吗?有了这样的精神气质,才会一代代涌现出见义而勇为的勇士,中华大地,才会成为英雄辈出的沃土。
论语中深刻的句子太多了,就拿开篇的几句来说,就非常重要。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他在说学习的重要性。也是追求真理的重要性。通过学习,让自己变丰富。通过学习,实现生命的愉悦。
怎么才是以学为悦,是值得深入思考的。
学习并非是坐在课桌前,看看课本就叫学。悦也不只是哈哈一笑就叫悦。
它强调的是真正的学与真正的悦。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这句话所说的,第一是礼。对朋友的到来表示欢迎。
第二,是讲乐,同乐,共乐。
因为朋友一是志同道合,二来,他会合而不同。朋友就表示包容性,多元化。
朋友像知识一样,都是可以让人生更加丰满。
反过来,知识也像朋友,是可以依赖的。
因此好学与结交朋友有没有相通的地方?
应该是有的。
最终都是可悦,可乐。
第三句叫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一句与前两句联系仍然很大。
世界上不只有朋友,不只有懂你,了解你的人。
怎么办?就是一个态度,人不知而不愠。不生气,淡然,坦然,自然。
世界上有人知道真理,但是更多人不知道,对这些无知的人怎么办?不愠。淡然,坦然,自然。
孔子说,做到这样的话,那就可以算君子了。
这是对包容性与多元化的进一步阐释。
这三句话,开宗明义,寓意深刻。弄懂这三句话,对搞明白中国文化是有很大帮助的。
读《论语》让我们看到了思想的价值和光辉。
懂得了人的学习修养是终生的任务。“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篇第二》),倾听生命成长的声音,在绝境中醒悟升华、在顺境中不断成熟。清醒地认识自己,珍惜时间的馈赠:“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兴于诗,立于礼,小学儿童网,成于乐。在人类智慧的启迪中成长,在礼的规矩中生活,在艺术的陶冶中快乐前行,不断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
《论语》中的哪一句话令你感触颇深?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回答?
《论语》是值得人们用一辈子来读的书!其中的许多言论也耐人寻味。
在人生的不同的年龄段,或有了一定的经历后,人们对它的领悟和体味是不一样的,甚至是会有变化的!
如果说其中的哪一句话令我感触颇深,我自然而然地想起的是:不怨天,不尤人!
不怨天,不尤人,意思很明显,很简单,就是不埋怨上天,不怪罪别人。
生活中遭遇困难、身处逆境,是常有的事情。然后人们往往习惯于抱怨,推卸责任,归咎于客观环境不利。
可总是这样,不单于事无补,也很难会有成就。可这肯定不是我们期待的。
如此一来,就要求我们在困难、挫折面前,学会应对!不怨天,不尤人,就变得十分必要。
不怨天,不尤人,首先是一种念头,是一种心态,也是一种习惯,还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境界!
一个人,只要心存此念,就不会给自己找借口,也不会推卸责任!这样,也就拥有了不怨天,不尤人的心态。
拥有了不怨天,不尤人的心态,才能反躬自问,才会在问题出现后,从自身找问题的原因,认真去想解决问题的办法。时间长了,自然就形成了一种习惯。
一个良好习惯,会让我们面对任何事情时都把心态放平,让自己变得不恼怒,不迁怒,变得冷静、理智,如此才更易于思考,自然也方便了解决问题。
长此以往的好心态,好习惯,就演变成了一种修养,形成一种正确的待人处事的态度,从容不迫,理智面对,君子之风渐成。
一个人如果真正做到了不怨天,不尤人,就不愁好心态、好习惯和良好修养,如此一来,人生的高境界就会不期而来!为人自然就云淡风轻,"也无风雨也无晴"了。
当然了,一个人真正做到不怨天,不尤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它要求一个人要有自知之明,要肯摒弃推卸责任的毛病。还要有担当,长于自省,勇于审视自己,知耻而后勇。并且要有或培养自我有纠错的能力。
做到了这些,离君子风范也就不远了!不想自己变成一个牢骚满腹、长戚戚的人,就学着从不怨天,不尤人开始吧!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