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邀请!我学习书法三十年,把我对草书的认识和体会写出来,仅供参考。
草书千年历史,分为章草和今草。
张旭、二王、怀素、王铎、文征明、于右任、林散之、李百忍等等,皆是草书大家,书法史上的璀璨明珠。中国书法绵延千年,颠沛流离而魂魄不散。
草书作为一种书体,肯定有自己的法则!汉崔瑗所著《草书势》是最早的草书书论,属于章草范畴。晋代王羲之的《笔阵图》一文中说:“若欲学草书,又有别法。须缓前急后,字体形势,状如龙蛇,相钩连不断,仍需棱侧起伏。用笔亦不得使齐平大小一等。每作一字须有点处,且作余字总竞,然后安点,其点须空中遥掷笔作之。其草书,亦复须篆势、八分、古隶相杂,亦不得急,令墨不入纸。若急作,意思浅薄,而笔即直过。”
王献之创“一笔书”,即一行一笔完成,中间不停顿,又称“连绵体”。特别注重点画及上下字的钩连,就如行进中的龙蛇,有时身体为云气、草木所遮挡,却有首尾连贯之意。用笔的“棱侧起伏”指侧势运腕,点画在使转中起伏振动,如惊蛇入草,飞鸟出林。同时草书要有篆隶用笔之意才有古意,幼儿园资源网,才能避免用笔的浮薄。 草书可以说是最能寄托书家胸臆的字体,是书法的极则。能读懂草书,才算真正体悟到了书法的真意。
唐代书家孙过庭著有《书谱》。孙过庭草书宗法二王,《书谱》不单是一件小草巨迹,同时也是书论精典,理论与实践在这件作品中得到了完美的统一,这在书法史上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
虽然草书有固定的写法,但因点画简略,为形体结构的变化提供了极大的空间,正如宋姜夔《续书谱》指出:注重字间点画的连带呼应,并合于用笔使转之理。不然点画结构就会显得散乱无章。笔势的连续转换就形成字势,草书特别重视字势或称体势,可以说势是草书结构的内核。 字势的组合即为行气,行与行的组合即为章法。
在各体书中,草书是最重行气与章法的,因为草书结体无常形,所以行气也往往跌宕起伏,变化莫测。
草书书写时,不是事先约定或有规律可循的,而是随势相生,因势而变的,是有常理而无常形的,完全取决于书者的临场应变。
今天的人学习草书,首先要懂得楷书和隶书。否则不会领悟草书的真谛!最起码要做到认识草书,按照草书标准写法,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熟能生巧。不可自创草书,信马由缰,必然误入歧途。
草书分为三种:章草和今草,今草又分为小草和狂草(也叫大草),草书也是有标准的,每一个草书符号都有他的标准的写法。
草书是由隶书的草写发展而来,刚开始形成的是章草。章草的章法和隶书基本一样,字字独立,且一般横竖成行,写法很标准。了,只是在写法上有所不同。
章草的代表书家如三国时期的皇象,他的代表作品是《急就章》,如下图:
自二王以后,章草便无人问津,直到元代由于赵孟頫推广,出现了不少章草书法家,如宋克、康里子山等。
宋克章草如下图
康里子山章草如下图
章草之后,发展成今草,到王羲之这今草达到成熟,这也是王羲之被称为书圣的主要原因之一。王羲之主要成就在小草上。
小草到王羲之这基本完全成熟,写法也标准统一,章法上横不成行,但是竖成列。代表作如他的《十七帖》,成为小草的典范,后来学草书者,无不学习他的十七帖。
后来得王羲之衣钵的还有唐代书法家孙过庭,代表作《书谱》,如下图:
狂草,是草书也是书法里最难的一种书体,狂草也叫大草,它的笔画更为简化,章法无行无列。代表书家有唐代的张旭、怀素、宋代的黄庭坚还有清代的王铎。
张旭草书如下图:
怀素草书如下图:
黄庭坚草书如下图:
王铎草书如下图:
关于草书,有一本用来背草法的书,大学的时候通篇背下过,叫《草诀歌》,第一句话是这么说的:草圣最为难,龙蛇竞笔端。初学的朋友可以作为参考书。
草书真的最难吗?
说说你的看法。
同意的朋友麻烦点个赞,关注一下啦。
谢悟空!首先明确的回答你,草书没有我们所理解的技术标准,但有着约定俗成的书写规范!
资料显示:草书除了章草在东汉时期曾因文字职能而由朝廷钦定过之外,对于今草,没有看到相关的国家标准。作为以艺术性为主的书体,基本上不承担规范文字职能。草书(今草)已是书法艺术的百尺杆头.....由其艺术性、多变性、书家个性三者来表现,缺一不可。
草书没有精确的标准,但并不代表也没有相对规范的书写规程,历代均以法帖、法书循例方式进行规范。比如说,唐开始就收集推广王羲之的书体,历朝历代都有汇集成如淳化阁帖(书法正源老祖本书帖已在文章中上传共4篇,记得收藏)三希堂法帖等形式的法帖刊刻供人临习,是在前规的基础上约定俗成,显然具有草书规范的意义。
“符号化”,”简单法“J是于右任推行规范草书的标。他说:“中国草书之失败,同一部位之部首,无统一之形式,亦为重大原因之一。标准草书,首矫此弊!”并确立了一个原则:主部首同一部位不得异式,立一为准,利于记习也。1932年他发起组织“标准草书社”,并以《千字文》内容整理,诞生了《标准草书》。
怎么练习..学规范、勤练习
明白了上述知识点,我想怎样练习草书应该在心中有了一个标准吧。那就是从继承传统入手,一是读,二是临。用临去模仿,用心去理解。今草的书写规范方式是比较特殊的,且指导了数千年的草书书法实践,培育了一代代书法家。
我文章中发表了《草书,简明教程》《王羲之草书秘诀,你会临习哪个版本》,还有刚说的于右任草书千字文等都是临习的好范本。还有孙过庭《书谱》。朋友们可自己去,关注默杨,传递书法正源,分享书法经典,规规矩矩学书法!
任何艺术都是有规矩的,当然草书也有规矩。这种规矩就是约定俗成,是长期的历史形成的。历史上的张芝、王羲之、王献之、张旭、怀素、黄庭坚、王铎等一代一代的书法家不断发展总结形成的规矩、规律,延续至今就是草书的笔法字法章法,也就是草书的规矩。
我们学习草书就是要按这些规矩来,所以学习草书,首先是要临古人的碑和帖。要走近古人,要研究古人,要和古人对话,这样才能弄懂草书的基本规矩。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加入你自己的个性发挥你自己的才能。不然你写出来的草书要么是江湖体,要么是野狐禅,要么是自以为是这野路子,是没有一点儿价值的东西。当然,任何艺术也是需要发展的。草书有很多的规矩,但也有你很多发展的空间。学习草书最好是根据你自己喜欢的书家先进行临帖。然后再逐步的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风格。当然我认为,凡写草书最关键的是线条的质量。线条的质量,没有数年的功夫是很难形成的。中国书法很像中国的武功,首先要有基本的功夫。只要你的基本功夫练到炉火纯青的时候,就像武功秘笈里面说的,飞花摘叶皆可伤人。学习草书也是一样的,需要长期下苦功夫练。只要你的功夫好,线条质量高,那么你写出来的东西也一定不会差的。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