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囗下降己成趋势,随着中国人囗老龄化的不断增加,40后和50后的不断减少,人口结构大家都是很清楚的,40后50后60后人群是最多的,这些人群很大一部份己步入晚年,再过十年40后50后所剩无几,接着就是60后和70后二十年后60后和70后又所剩无几,80后以后的都是一胎化了,相当于三剩一,三十年后留下的都是一胎化到那时加上这三十年的新增人口最多超不过8亿人,现在不少青年不愿生二胎,原因是物价太高收入难找,生得起养不起己成现实。
出生率虽然可以衡量我国人口的变化情况,但其具有明显的“时差效应”,对于生育意愿的反映,完全不如人口总和生育率。
出生率,等于当年出生孩子的数量除以当年的人口规模。2019年我国出生人口数量是1465万人,当年的人口出生率只有10.46‰。这种生育率条件下,人口要想保持这一规模,需要人均寿命达到95.6岁才可以。
2020年,按照公安部发布的《二〇二〇年全国姓名报告》显示,截止到2020年12月31日,2020年出生并已经到公安机关进行户籍登记的新生儿共1003.5万人,比上年减少14.9%。这一数据预示着我国2020年出生人口也不会太乐观。如果按照同比例计算,预计2020年出生人口只有1247万人左右。这种情况,预计2020年我国的人口出生率只有8.8‰左右了。
造成出生人数下降的主要原因,实际上最根本的还是育龄期妇女大幅减少,尤其是20~29岁的育龄期妇女。2019年我国45~49岁年龄段的妇女数量是6020万人,25~29年龄段的女性数量是5082万人,15~19岁的女性数量只有3276万人。简单点说,五年后育龄期妇女数量减少2,744万人,生育旺盛期女性减少约1,806万人。这种情况下,生育率如果能提高上去才奇怪呢。
人口总和生育率,指的是一个妇女在她这一生中生育孩子的平均数量。根据民政部部长李纪恒的文章表示,目前我国人口生育意愿普遍较低,人口总和生育率已经跌破警戒线。人口总和生育率警戒线为1.5。
实际上,在生活中总有一些妇女会由于婚姻问题或者不孕不育没有生育子女,因此,即使每一对夫妇都能生育2个孩子,人口的总和生育率也不会是2。另外,再加上夭折和出生性别比的天然不同,要想维持人口规模需要人口总和生育率达到2.1才可以。
人口总和生育率只有1.5,相当于每一代人的人口数量要减少25%以上(人口出生时,男性的比例就会高于女性)。
所以说,2021年以后的一段很长时间人口,出生率下降将是板上钉钉的事情,甚至我们的人口数量也将在2025年前后到顶。
现在最急迫的任务,实际上是提升人们的生育意愿,提升人口总和生育率。
按照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的建议,应当制订人口长期发展战略,优化生育政策,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提高人口素质。
相信随着国家的各种政策和服务的不断完善,人们的生育意愿会不断改善,人口总和生育率也会有所提升。
人口出生率为什么不会持续下降呢?其实这就是一个趋势,哪能轻易的停下来呢。本来在疫情期间,很多人都待在家里,许多人口学家预测未来会迎来一个生育高峰期。但是结果是事与愿违。不但是我国人口的出生率在持续下降,欧洲国家疫情期间的生育率也是在下降。
前不久,公安部有公布,2020年出生且登记的新生儿数量是1003.5万,其中男孩529万,女孩474.5万。2019年新生儿的数量是1179万人,最终实际出生1465万人(有不少新生儿出生后家长不着急报户口)。这样的话,预测2020年最终出生可推测为不到1250万人。对比我国现有的14亿人口,我国的实际出生率已经跌破1%了,又一次创造了新低的记录。
1949年以来,我国有三次婴儿潮。2030年是第二波婴儿潮退休的时候,2050年是第三波婴儿潮(1981-1991年出生的人)人口退休的时间。目前如果新生人口逐年下跌,可能再过30年后,整个我们的人口结构就是高度的老龄化。想一想现在寿命在有效的延长,生育率在逐年的下降,最大的一波婴儿潮即将来临。整个社保养老体系会在那时遭受到最严重的考验。
2020年的疫情让很多家庭都待在家中,本来人口专家期望着父母都待在家中,可以有机会多生育孩子。但是疫情的限制性措施让人们感到压力、焦虑;同时担心未来发生的经济危机给人们带来的负面心理影响,担心失业让人们是否建立、扩大家庭产生巨大影响。
因为欧美国家先进入到人口老龄化和低生育率的阶段。最终科学家发现,北欧国家比南欧国家生育率更高,原因在于生育率高的国家都采取了类似的生育政策:提供子女补助、给家长放育儿假、设立低龄儿童托儿所,小学教育网,以便女性尽快回归工作。但是目前我们还远远做不到这一点。
从目前看来,我们的出生率还在持续下滑。但是对照国外促进生育的各项措施,我们并没有太多的相关配套措施,那么可以预测未来出生率还会自然下滑。如果不能解决生孩子之后的后顾之忧,不能有效消除养育孩子的焦虑感,那么生育率下滑的问题是解决不了的。
但是反过来思考,1949年,我国的人口是5.4167亿人,占世界人口的22%。现在我国是14亿人,占世界人口的20%。在这其中主要是拉美地区和印度人口的崛起,而发达国家的人口普遍比例的下滑。在各国走向全面小康化乃至中等收入国家的过程中,世界各国都不可避免的出现过出生生育率下降,老龄化社会出现。所以生育率下降也是一个正常发生的阶段。
等到未来,民众的实际收入有效的增加之后,自然生育率会逐年改变,相对于世界各个其他国家,我国还是一个比较喜欢生孩子的。另外,到底我国应该拥有多少人口才是最适合的呢?6 亿、8 亿、14亿,还是甚至更多?
其实不用焦虑生育率下降的问题,看看这去年的人口变化,其实就是一个趋势的变化。顺应趋势,自然会纠正一切的。
应该还会下降。这是一张2020年的人口年龄构成图。左边是中国,右边是印度。
中国这边25-44年龄段的女性(约1亿9千万),按照目前的趋势,20年内都将保持在这个水平上。二十年之后(2040年),育龄妇女的人数将以每年70-80万的速度减少。那时候,出生率势必将以每年千分之五以上的速度快速下降。那么这二十年间会怎样呢?以现在生育率的下降的趋势,出生率能维持住现有水平就很不错了,大概率是下降的。
出生率下降意味着人口总数的下降。不难看出2040年前后将是中国人口总数的拐点,被诟病多年的人口太多的问题终于被解决了。那么按这个趋势需要多少年能达到某些人心中的目标7亿人呢?按一年减150万(一个妈妈生两个娃)算,最晚到本世纪末就达到目标了。不过,00后以后,妈妈的数量急剧减少,在加上生育率下降的因素,我觉得这个目标很可能提前10-20年达成。
虽然说这也算不上坏事,毕竟是得偿所望了嘛。只是在这之后,人口减少的势头不知道还会持续多久(少说得有20年才能拐回来吧)。
再看看邻国印度,这么好的人口结构,真让人羡慕。印度领导人也是太烂了,这么一手好牌,让他玩的稀碎稀碎的。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