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翔答题。
如今七十五岁的老人满街跑,和古人所称谓的“古稀之年”的老人已不一样了。
“七十小弟弟,八十多来兮,九十笑眯睐,一百也能见。“君不见时代不一样了,老人们的精神风貌也随着生活的安逸、无忧而发生着意想不到的变化。
问过了七十五岁,你还剩下多少年?这就未免有些难为老人了。
谁也不能给自己当阎王老爷,给自己定生死。题主朋友,你说,对吗?这回答只能是天知、地知,你也不知,我也不知了。
世事难测,人生无常。七十五岁往后,老人的衰老会更加明显些。尽管有的老人身体没有大碍,但人生规律还是不可抗拒的。
这道题回答的重点是,人生剩下的多少年,你该如何不留下遗憾?
我是四六年出生的,一个标准的七十五岁的老人。应当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
七十五岁以后,这是人生不太长的最后的时光。不再留下或是少留下些遗憾吧,本人感觉老人要做到以下几点,也许会好一点。
一、不念过往,不惧未来,顺其自然,过好当下,随遇而安。
过去了的七十多年,谁都会留下一些不满意。这些不满意中,许多是自己无法掌控和左右的。人生哪有都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放下过往,轻松、从容地过好当下的每一天。如若每一天都过好了,相信,人生的暮年尽管有许多的力不从心,但大体上也不会留下太多的遗憾。
二、感恩天下,感恩时代。
能活过七十五岁的老人,应该说都是幸运的长寿老人了。应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感谢与自己共同生活的家人、同事、邻里、朋友及生命中有缘相遇的人。
三、老有老的魅力,要心态平和地享受衰老的过程。
做自己爱做、想做、且还有能力做的事。不逞強,不难为自己,生活节奏要放慢一点。凡能自理完成的事,不要有依赖、依靠的心理,尽力自理完成。这对老人延长自理能力,缩短失能期很有好处。虽然不能事事亲为,但生活自理能力要尽力保持,动手、动脑,这对老人心理健康也十分有益。当然,千万不可硬撑,不可逞能好强。人老了,知老、认老、服老,也是明智老人的选择。
四、把重心放在提高生活质量上来。
多关注自己,少管闲事,包括儿孙的事。能吃能喝要趁早。改变原有的消费习惯,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千万不可亏待自己,尤其不可愧对自己的暮年。
五、避免过度治疗,不必追求低质量的不健康的长寿。
不用忌讳,老人总会有离去的那一天。过度的医疗是对老人的一种伤害和摧残。老人必须明白这一点,并对家人留下应有的嘱咐,不必用“孝顺“去绑架子女。给老人最后的关怀,就是减少病痛的折磨,让老人安详地离去。
总而言之,老人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有一定的经济保障,即使与老年慢性病同生共存,但基本的自理能力尚在的话,就不会留下太多的遗憾。
个人之见,供君参考。
我已经七十一了,能不能活到七十五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活得有尊严,不求生命长度,但求生存质量。
怀揣着几许感叹走进暮年,年逾古稀的我,清楚的知道越往下走意味着什么。今晚睡下,是否还可以看到明天的太阳!
杨绛先生说:“做人最幸福的事,小学教育网,就是善待自己的暮年”。出自大师之手的文字有其独特的魅力,我学习了。近年来,我是很注重自己的身体的,选择最好的药物,确保身体指标的平稳。
我从不在市场上买鸡鸭蛋类,而是去农户家买他们用谷子喂的真正的小脚土鸡,买小脚土鸡生的蛋。我不在乎价钱,只要能获得良好的营养效果。
多少年来,我“黎明即起,洒扫庭除”。现在我没那么勤快了,有时人怠倦不想动,便打电话请钟点工帮我做。善待自己,是一种理智的生活态度。
在时光的氤氲中花飞花谢,阡陌红尘,来日不方长,让余生少些遗憾。
我是属猪的,算起来如果能活到七十五岁的话,那还有二十几个春秋呢!
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回馈社会,揣着一颗仁慈的心,延续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在余晖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我已经满75岁了,该安排的事全安排完了,只是由于疫情,滞留新加坡快两年了,决定下个月回国,在北京调理一下身体,然后回湖南老家落叶归根。
我要在有限的生命里,继续做一些好事,楼上邻居家五岁半的男孩没人看,我现在天天看两个孩子,跟他们在一起,觉得年轻了。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