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独立思考!不只谈方法,更要唤起“我”的存在
在手机、平板等数码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们,多以“表情符号”简短表达自己的想法,对事物缺乏长时间的思考。教师陈珮汝,以自己和孩子的对话为例,说明如何让孩子做全方面的考量,并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现在孩子真难教,自我意识很高,听不进别人的话。”
“我的父母很难沟通,总认为自己是对的,每次我说什么,他们都……。”
“这群孩子的程度实在……,我怎么教他们都听不懂,唉!”
“老师教得很难,我上课时根本不知道要做什么,好无聊喔。”
熟悉的对话、类似的情境,总是出现在自己的脑海中、生活中,挥之不去是吗?笛卡尔:“我思故我在。”所以当上述情境发生时,到底陈述者有没有进行思考呢?
每天在多重身分的切换中学习与成长,而孩子们就是我最棒的共学伙伴。
经常在听到大人们的“陈情”后,我多半不直接回应,而是以“我了解一下”作结。我要了解的是孩子们的感受、孩子们的反应,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在稳定的状态下,打开未曾思考的面向, 帮助他们瞭解自己是如何看待与解读,进而有意识地改写自己的认知模式。
“这样的结果/状态,实在让人好无奈啊。”适当的同理,避免过度诠释而失焦问题。
“如果难沟通/好无聊是个结果,那么你们想要的理想状态是什么?”
“他们可以听我们说完、他们可以不要只用自己的经验、他们可以教些好玩的……。”孩子们表达时的主词都是“他们”,但先让孩子藉由这个机会将情绪丢出来。当他们停下时,我提醒他们:“如果主控权在『自己』,我们能做的是什么呢?”唯有“我”的意识存在,思考才开始。
有自我意识的孩子,更要让他有“意识”思考。孩子们此刻一片寂然,我也耐住性子陪伴他们。等待的长度与留白的宽度才能创造有意识的思考。
等待是磨练自己的心性,留白是创造改变的机会。
透过数字时代带来便利、快速,却也放大了人性的不安与焦虑。“快思”带来的往往只是反应式的思考,其实根本没有思考,只有“情绪表现”。经常使用 数码 的世代,对于自己的想法多半用“表情符号”替代,这些符号的设计,简化了人复杂的情绪表现,更弱化了人应有的多样性思考。要打破惯性,又要避免浅碟思考,适当时机的等待与提问,是心境修练的艺术。
接住对方的心,心绪定了,脑门才有机会打开。而脑门的打开,要像开启礼物盒般,有四种以上的面向。如果学生拥有主控权,就该从“自己”开启,之后想到“他人”,再从身边的他人想到“众人”,最后更要考量“道德观”与“价值观”,这样的多面思考有助于个体建构合宜的“自我观”。
以刚才的对话留白来看,孩子在有意识的思考后,会有较全面考量的想法与说法,如:
“我们可以等他们心情好的时候,先试探……,再听他们……,然后把自己的想法……,最后取得平衡/共识……。”“他们有自己的责任与压力,我们也有自己的责任。我可以把自己应该做的事先……然后再看看是否可以帮忙……,等到……,最后再……。”每个严谨的想法,都需要“慢思考”的琢磨与抛光,而我们的引导,才能帮助个体做出有意义的行为与行动。
慢是沉淀心情,慢是咀嚼想法,慢是内化知识与修正认知,慢更是智慧的体现。
曾经在一次的伙伴交流中,我问:“我们是用心思考,还是用脑思考?”
现场的每个伙伴都有各自的解读,每个解读都是自己的生命经验与认知。在各自表述中,我挑出一个共同点,请大家思考:“思这个字,在造字法则中,为何『心』比『田』(其实是脑)还要大?”
这个问题背后要引导大家思考的是,当我们忽略心的感受、身体的感知时,所有的理性沟通就是被架空的状态。所以当我们自己在陈述一件事,若带有情绪的表述时,我们自己是否能觉察自身状态?如果能接住自己,我们才能帮助自己往问题的本质探讨前进。
以大人自己面对孩子的各种状况,我常叩问自己:“这个状况是我要的吗?如果是,为何要有情绪?如果不是,我该修正的是什么?是哪个环节错了?我为何坚持?我自己心中卡住的关键到底是什么?我能坦承自己的不足、弱点与愚昧吗?”对自己的思考与提问,才是最好的修练。
将自己的已知套在他人身上,造就侷限。知道自己侷限让出舞台,就能开展无限。
从日常生活练习 让孩子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以母亲的身分来看思考,生活对话就是练习大人自己让出舞台,给孩子在思考中展现“自我”的最好时机。
记得大儿子在小班入学就读的前六个月,我和外子就陪孩子有意识地思考“选择学校”,我们希望他先为自己的学习做些心理準备。
那段日子,我们带孩子参观叁所幼儿园,两所公托,一所私托。由于公托需要抽籤,所以私托是我们为孩子安排的备案。孩子参观每一个环境,都是不断“探索”与“询问”,他会问:“为什么有那么多间教室?”“这间教室是做什么的?”“这有什么好玩的?”“哥哥姊姊们都在做什么?”“老师是保母吗?”我和外子则是和老师们聊聊课程规划,了解教学理念。每参观一所幼儿园,我们都会和儿子聊他“看到什么?”“吸引他的是什么?”“如果选择这裡,他希望在那裡学到什么?”
他参观完叁所学校,我们陪他比较分析每所学校的特色,再请他根据讨论的内容排出优先顺 序,最后他的考量是:公托 A、私托、公托B。我们好奇地问他如何决定呢?他分析:“公托 A 好大(因为和小学共用操场,空间大)、好多好玩的东西、老师很好,他喜欢这个地方,但是如果抽籤无法选中,他就选私托。私托虽然不如 A,但也很有趣(他看别人的作品及上课活动),老师也好,而且离阿公家很近,如果你们下班太晚,阿公来接我不用走太远。公托 B,环境和 A 一样优,但是距离好远,阿公不方便, 而且有一个大马路(马路是四线道),很危险耶。”
最后,他没有抽中公托,他去了私托,他幼儿园阶段的学习就如自己的期望与设定,而这件事也深深影响他日后发展自主学习的关键。哥哥的模式,我也就“复製”在小儿子身上,选择学校由我们陪孩子一起讨论决定。打破“名师与名校”的迷思,为自己的学习做出有意识的选择,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每个学习都是自己的责任。让孩子成为自己心中的“明师”,为自己的学习承担,为自己的学习“成师”。真正的自主,就是“我思,故我在”“我在,所以爱”“有爱,学无碍”。
心为身之主,智为行之果。陪伴每个孩子,从“我”的个体“思考”,开展多元面向的视角,在人我的对话与探索中,帮助自己能深思,更能熟虑,并在行动中得到自性的圆满与安在,此是“我思,故我在”的生活实践与生命创价的体现!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