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女真:女真族,别称女贞与女直,源自3000多年前的“肃慎”,汉至晋时期称“挹娄”,南北朝时期称“勿吉”,隋唐时期称黑水靺鞨,辽朝时期称“女真”。“女直”则是为了避辽兴宗耶律宗真讳。10世纪出现于历史的女真族,经过约两个世纪的发展,于12世纪初由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大金国,并先后灭辽朝,亡北宋,称雄中原100年有余。
女真在明朝初期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东海女真三大部。后又按地域分为建州、长白、东海、扈伦四大部分。1615年,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在新宾县二道河子畔的赫图阿拉城称汗建国,国号称为“大金”,史称后金。1635年皇太极改为满州族。1644年,清朝入主中原,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少数民族统一的王朝。清朝以后,"女真"一部份融和其他民族称为"满洲",后通称为满族至今。
2、蒙古 :蒙古族是我国东北主要民族之一,同时也是蒙古国的主体民族。此外,蒙古族在俄罗斯等亚欧国家也有分布,鄂温克族和土族也有时被认为是蒙古族的分支。蒙古最初只是蒙古诸部落中的一个以东胡为族源的部落所使用的名称,后来逐渐吸收和融合了聚居于漠北地区的森林狩猎和草原游牧部落,发展成为这些部落的共同名称。
“蒙古”一词是“忙豁勒”的音变,最早见于唐代,即新﹑旧《唐书》中的“蒙兀室韦”。“蒙兀”是“蒙古”一词最早的汉文译名,汉文译写则始见于元代文献。“蒙古”意为“永恒之火” 或“永不熄灭的火”,别称:“马背上的民族”。在古代蒙古语中,“蒙古”这个词是“质朴”的意思。也有人认为“蒙古”的原意是“天族”。
关于蒙古民族的真正族源问题,现代、当代多数学者认为蒙古族出自东胡。东胡是包括同一族源、操有不同方言、各有名号的大小部落的总称。据《史记》记载:“在匈奴东,故曰东胡。”公元前5至前3世纪,东胡各部还处于原始氏族社会发展阶段,各部落过着“俗随水草,居无常处”的生活。
公元1206年,铁木真在斡难河畔举行的忽里勒台被推举为蒙古大汗,号成吉思汗,建立了大蒙古国。从此,中国北方地区第一次出现了统一各个部落而组成的强大、稳定和不断发展的民族——蒙古族。凡是这个国家统辖的漠南、漠北地区,概称为蒙古地区,此地区各个部落的居民,统称为蒙古人。蒙古族这时从辽、金时期(916~1234)被统治的民族成为统治民族。
在成吉思汗的率领下,从1219年到1260年,蒙古族三次西征,先后建立横跨欧亚的窝阔台汗国、察合台汗国、钦察汗国、伊儿汗国四大汗国。在西征的同时,又挥师南下。从成吉思汗到忽必烈,历经70余年征战,统一了中国,建立元朝。其疆域北至今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南至中国的南海,东北至今黑龙江下游、跨外兴安岭、乌苏里江以东,接鄂霍次克海和日本海,西南包括云南、今缅甸北部、中部、东部;泰国北部、老挝、越南西北部,都纳入元朝国家的行省建置。
展开全文
公元1368年,元朝灭亡,残余力量退居蒙古草原。明朝在辽东西部、漠南南部、甘肃北部和哈密一带先后设置了蒙古卫所20多处,各卫所长官都是由蒙古封建领主担任。15世纪初,漠西蒙古瓦剌部和东部蒙古的鞑靼部先后向明朝称臣纳贡,建立了臣属关系。
女真建立后金政权(1636年后金改为清)后,漠南蒙古各部封建主,也先后被清朝征服。1644年明朝灭亡后,清军入关统一中国,直到1757年平定准噶尔部落。至此蒙古族完全置于清朝的统治之下。
3、 鲜卑:鲜卑族是中国古代游牧民族,先世是商代东胡族的一支。为魏晋南北朝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游牧民族,分布在中国北方。秦汉之际,东胡被匈奴冒顿单于打败,分为两部。分别退保乌桓山和鲜卑山,均以山名作为族名,形成乌桓族和鲜卑族,受匈奴奴役。所以鲜卑族的风俗习惯同乌桓、匈奴相似。公元45年鲜卑跟随匈奴侵扰边境,鲜卑才作为民族实体被中原王朝所知。匈奴分裂后,鲜卑族逐渐摆脱其控制。公元85年和87年,鲜卑两次攻打匈奴,反抗压迫。公元91年,东汉政府和南匈奴对北匈奴进行了致命打击,北匈奴西迁。鲜卑趁势占据了漠北地区,并将留在漠北的匈奴十多万户均并入鲜卑。鲜卑自此强盛起来。
公元2世纪中叶,鲜卑民族中涌现出一位勇健而有智略的首领——檀石槐。鲜卑在檀石槐带领下大断壮大,统一了鲜卑诸部,建牙帐于高柳(今山西阳高县)北三百余里的弹汗山(今内蒙古商都县附近)仇水(今东洋河)。檀石槐任用汉人,制定法律,由汉地输入铁器,促进了鲜卑社会的发展。以其军事力量,东败扶余,西击乌孙,北拒丁零,南扰汉边。但联盟随檀石槐的死去而瓦解,继起的是不断强大的拓跋鲜卑。晋与十六国时期,鲜卑中的慕客氏、宇文氏、段氏、乞伏氏和拓跋氏,都曾与汉人及其他民族中的统治阶级结成雄据一方的政治势力,而慕容氏曾建立前燕、后燕、西燕、南燕,乞伏氏曾建立西秦,秃发氏曾建立南凉等割据政权。拓跋氏先建立代国,后终于统一北部中国,成为南北朝时强大的北魏王朝,北魏分裂为东、西魏之后,鲜卑化的汉人高氏,与鲜卑宇文氏分别建立北齐、北周。另有出自慕容氏的吐谷浑,自辽西迁至陇上,在羌人地区形成吐谷浑部,鲜卑贵族居统治地位,而被统治者为羌人诸部,直到唐代初叶才被吐蕃所灭。
鲜卑(尤其是北魏)在统一中国北部的过程中,尽量吸收中原汉人先进文化,使鲜卑贵族与汉人名门大姓结合,并吸收到统治集团之中。而孝文帝时的一系列改革,使鲜卑人进一步封建化,北魏制度也完全中央集权化。同时鲜卑人将许多有益于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因素,在其改革过程中,与中原固有制度相结合,形成了一些对后世有重大影响的制度,如北魏均田制、北周府兵制,均为隋、唐两朝所承袭。
4、 匈奴:匈奴是个历史悠久的北方民族,祖居在欧亚大陆的西伯利亚地区,他们披发左衽。据中国部分史籍记载,匈奴人是夏朝的遗民。《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山海经·大荒北经》称:犬戎与夏人同祖,皆出于黄帝。《史记索隐》引张晏的话说:“淳维以殷时奔北边。”意即夏的后裔淳维,在商朝时逃到北边,子孙繁衍成了匈奴。还有一说认为,移居北地的夏之后裔,是夏桀的儿子。夏桀流放三年而死,其子獯鬻带着父亲留下的妻妾,避居北野,随畜移徙,即是中国所称的匈奴。
部分学者根据《史记》记载的后半段文字,认为匈奴原是山戎、猃狁、荤粥。王国维在《鬼方昆夷猃狁考》中,把匈奴名称的演变作了系统的概括,认为商朝时的鬼方、混夷、獯鬻,周朝时的猃狁,春秋时的戎、狄,战国时的胡,都是后世所谓的匈奴。还有一说,把鬼戎、义渠、燕京、余无、楼烦、大荔等史籍中所见之异民族,统称为匈奴。
还有人认为匈奴与先秦时期的北方少数民族不可混为一谈,匈奴应是西方草原的一个游牧民族,战国末期之前,还未游牧至中国北部。
因此,关于匈奴的起源问题在近现代学者中并未取得统一,匈奴的族属及其语系就成了一大悬案。中国古籍中讲述的匈奴是在汉朝时称雄中原以北的一个强大的游牧民族,前215年被逐出黄河河套地区,历经东汉时分裂,南匈奴进入中原内附,北匈奴从漠北西迁,中间经历了约三百年。匈奴影响了当时的中国政局,《史记》、《汉书》等留下了匈奴情况的一些记载。
现代中文书籍有时也把4世纪西迁到了欧洲东部,并入侵东、西罗马帝国的匈人译为“匈奴人”。欧洲的古文献对此一民族及其在欧洲的事迹有若干叙述。但中国古代的匈奴和欧洲的匈人(匈奴)是否有血缘关系或系同一民族尚无定论。近年来使用DNA等测试手段也未能回答这一问题。认为这两个民族系出同源的最主要证据是北匈奴西迁和三百年后在欧洲出现的匈人时间上的吻合。两个匈奴的种族、语系,至今仍未能考证。
匈奴全盛时期为前209年至前128年间,即冒顿、老上、军臣三单于时期,相当于中国从秦二世元年到汉武帝元朔元年,彼时的匈奴东破东胡,南并楼烦、河南王地,西击月氏与西域各国,北服丁零与西北的坚昆。范围以蒙古高原为中心,东至内蒙古东部一带。南沿长城与秦汉相邻,并一度控有河套及鄂尔多斯一带。向西以阿尔泰山为界,深入中亚的咸海、黑海一带,北达贝加尔湖周边。被称之为“百蛮大国”。
至伊稚斜单于时期,受汉军的不断打击,匈奴国力由盛转衰。自伊稚斜单于后,匈奴经历18任单于,从汉武帝元鼎年间到汉元帝建昭三年(前36年)灭郅支单于为止。
公元48年,匈奴发生分裂,后日逐王比率领4万多人南下附汉称臣称为南匈奴,被汉朝安置在河套地区。而留居漠北的称为北匈奴。东汉末年,南匈奴参与了中原混战,并于公元 202年,由南匈奴首领率部归附汉丞相曹操,曹操把匈奴分成五个部,即左、右、南、北、中,分别安置在陕西、山西、河北一带。西晋八王之乱时,匈奴人刘渊在并州离石起兵立汉国,称汉王,后称帝,占领了北中国的大部分地区。311年刘渊子刘聪攻占洛阳,316年攻占长安,灭西晋。318年,匈奴贵族靳准杀死刘聪子刘粲及其家族,自立为汉天王。刘聪族弟刘曜在长安称帝,改国号为赵。但因其统治残暴,民怨沸腾,引起大规模反抗。328年,羯人石勒擒杀刘曜,次年在上邽杀其太子刘熙及其将相公卿等三千余人,赵至此灭亡。
5、突厥:突厥是历史上活跃于蒙古高原和中亚和西亚地区的民族集团统称,也是中国西北与北方草原地区继匈奴、鲜卑、柔然以来又一个重要的游牧民族。关于突厥族起源,有两则历史传说,这两则传说都与狼有关。一说,突厥本是匈奴的一支,后被邻国所灭,当时有一个10岁的小男孩,士兵见他年小,没忍心杀死他,便将他砍去双脚扔到荒草中。后来,小孩被一只母狼救去,长大以后与狼结合;邻国国王听说这小孩已长大,怕有后患,便派人将他杀了,杀他的人,见他身旁有一条狼,也想一起杀掉,狼逃跑了,逃到高昌北边的山洞里。在那个山洞里,狼生下10个小男孩,他们逐渐长大成人,各自成家,繁衍后代。其中一支,生活在阿尔泰山一带,阿尔泰山形似作战时的头盔,当地人称其为突厥,所以他们就以突厥为族号了。
另一说,突厥原在匈奴之北,其部落首领有兄弟17人,其中一个叫伊质泥师都,为狼所生。泥师都娶二妻,一妻孕生了四个男孩。大儿子名纳都六, 后来被推为部落首领,定国号突厥。纳都六有10个妻子。纳都六死后,10位妻子带着自己的儿子来到大树下,约定所有的孩子向树跳跃,谁跳跃得最高,谁为首领。纳都六小妻所生阿史那年幼敏捷,比所有的孩子跳跃得都高,遂被推为首领。这一说法,也说明突厥族为狼所传。
事实上,突厥并不是一个特定的民族,历史上只有突厥人,而没有突厥族。突厥这个词始见于中国史册是在公元540年。公元550年,突厥日益强盛,吞并了周围的铁勒部落。552年突厥大败柔然和厌哒,建立起了强盛的突厥汗国,疆域东至辽河、西至咸海,所有汗国属民都被称为突厥人。
隋末唐初突厥盛极一时,连唐朝都一度臣服于突厥人。唐朝初年,新兴的大唐帝国国力日盛,开始了对突厥的大规模反击,在大唐的不断打击下突厥汗国彻底分崩离析,东突厥诸部或者在战争中消亡,或者融入维吾尔人,或者南下中原,受到唐朝招抚。唐朝灭西突厥以后,西突厥的突骑施、乌古斯、葛逻禄、钦察、卡拉吉、样磨、处月等部落也活跃于西域地区。突骑施在防止阿拉伯帝国在中亚的扩张起了重大作用,葛逻禄则在唐末以后的中亚历史中扮演重要角色,喀喇汗王朝就是葛逻禄联合西迁的维吾尔人部落建立的。
6、 契丹:契丹族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有深远影响的少数民族。“契丹”本意为镔铁,表示坚固。由于契丹的名声远扬,国外有些民族至今仍然把中国称做“契丹”。 6世纪前期,契丹族尚处在部落阶段,唐初形成部落联盟,曾臣服于漠北的突厥汗国。唐太宗贞观二年(628年),契丹部落联盟背弃突厥,归附唐朝。契丹与唐朝之间,既有朝贡、入仕和贸易,也有战争和掳掠。公元906年契丹联盟可汗痕德堇可汗临终前遗命推选阿保机为汗。915年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创建契丹国。
公元936年后唐发生内乱,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以自称儿皇帝、割让燕云十六州为条件,请求辽太宗支援攻打后唐。辽太宗遂亲率5万骑兵,于晋阳、洛阳等地击败后唐军,最后协助石敬瑭攻灭后唐,石敬瑭得以建国后晋。契丹国获得燕云十六州后,将燕云十六州建设成为进一步南下的基地。947年,契丹军攻克后晋首都开封,后晋亡,契丹国占领大部分的中原地区。二月,辽太宗改国号为大辽,辽成为中国北方统一的政权,其疆域东自大海,西至流沙,南越长城,北绝大漠。
虽然辽太宗、辽世宗都有长久经营中国的意图,然而由于领导层的昏庸,导致朝政不修,政治腐败。于公元1125年为金所灭。公元1134年,辗转迁移到中亚的耶律大石带领部分契丹人重建辽政权,史称西辽,逐渐淡出历史,融合为中亚各族的一部分。辽灭后,一部分契丹人融入蒙古、高丽等少数民族,其余则进入河北和山西,本民族的特点渐渐褪尽。契丹作为一个完整的民族在元代已不复存在。
7、 吐蕃:吐蕃一词始见于唐朝汉文史籍,它是指由古代藏族在青藏高原建立的政权,是一个位于青藏高原的古代王国,由松赞干布到达磨延续两百多年,是西藏历史上创立的第一个政权。吐蕃史(6世纪至9世纪)是藏族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高原上的各部在吐蕃王朝的统一下,凝聚成为强大的势力、并走出了封闭的内陆高原。吐蕃王朝的建立,打破了高原的沉寂,藏族社会第一次出现了勃勃生机,原来各自为政,分散、孤立发展的局面被改变,通过制度、法律、驿站等建设,一个个小邦政权或部落联盟得到了整合。
吐蕃民族的来源,据14世纪成书的《王统世系明鉴》记载,是猕猴与岩魔女结合,传出最早的人类。这种“猕猴变人”的传说与达尔文的进化论不谋而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历史发展的真实性,也是古代藏族对本民族来源的具有普遍性的看法。
6世纪时,吐蕃兴起于今西藏山南地区泽当、 穷结一带的藏族先民雅隆部,已由部落联盟发展成为奴隶制政权。崛起于松赞干布时期,由山南匹播城(今西藏琼结县)迁都逻些(一作逻娑,今西藏拉萨市),兼并了苏毗、羊同等部,又破党项、白兰,击败吐谷浑,取得其旧地,向西征服了在今克什米尔地区的大、小勃律,向南取得了泥婆罗(今尼泊尔)等地,不仅统一了青藏、康藏高原,而且占有今四川西部、滇西北等地。
松赞干布的吐蕃王朝适应奴隶社会的需要,制定法律及职官、军事制度,统一度量衡,创制文字,与唐朝及天竺(今印度)、尼婆罗(今尼泊尔)广泛交往,引入封建文化,佛教也于此时正式传入吐蕃。唐朝的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先后与吐蕃赞普(首领)松赞干布和墀德祖赞联姻, 促进了唐朝和吐蕃之间的经济、 文化交流。与二公主嫁入吐蕃的同一时期,中原地区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科学知识陆续传到吐蕃,对吐蕃社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同时,吐蕃的畜产品及装饰、游艺等,也传入中原地区。
松赞干布曾接受唐朝官位(驸马都尉)和封爵(西海郡王、賨王),他在世时期,唐蕃之间保持和平友好的关系,双方使节往来频繁。645年唐太宗亲征高句丽后返回长安,松赞干布派噶尔东赞域宋到长安祝贺凯旋,并献高七尺的黄金铸成的鹅作为礼品。尤其值得一提的是,648年大唐使臣王玄策奉命出使天竺,适逢天竺发生战乱,大唐使臣被抢劫,王玄策逃到吐蕃,松赞干布派兵帮助,并征兵于尼泊尔,由王玄策带领前往天竺,平定了战乱,使大唐使团顺利返回,并献俘于长安。
松赞干布去世后,由孙子芒伦芒赞继位为赞普,由大臣噶尔东赞域宋辅佐朝政。噶尔东赞域宋利用吐谷浑王室的内争,多次带兵攻击大唐支持的吐谷浑,与大唐发生冲突。自此,唐与吐蕃之间时战时和。公元670年(唐咸亨元年),吐蕃攻占安西四镇:龟兹(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焉耆(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区县西南)、疏勒(今新疆喀什市)、于阗(今新疆和田市西南),构成了对唐朝一向重视的中西陆上交通要道,即“丝绸之路”的威胁。唐朝派出以薛仁贵为 首的10万大军攻吐蕃,在大非川(今青海省共和县切吉草原)遭到钦陵的阻击大败。公元710年(唐景云元年),唐中宗将金城公主嫁入吐蕃。这是汉藏友好关系史上的又一重大事件。金城公主在吐蕃三十年,继文成公主之后对增进汉藏关系,发展吐蕃文化、佛教、经济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
公元755年,金城公主的儿子赤松德赞继位。赤松德赞由于长年对外用兵,又大兴土木,修建寺院,加重了人民的负担,部分贵族将领,独揽大权,对外继续扩张,使吐蕃四面受敌。大食与吐蕃为敌,唐朝招降南诏等小国,联合攻打吐蕃,大破蕃军,从此吐蕃武力渐趋不振。公元869年,甘孜、昌都一带人民起义,向西藏腹地进军。公元877年起义军首领许布达孜率军攻占哇达孜(今穷结),掘吐蕃历代藏王陵墓,吐蕃王朝从此彻底崩溃。
8、 南诏(大理):南诏是唐朝西南边境的一个强大地方势力,是白族人建立的政权。它对唐朝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新唐书·突厥传序》曾记载说:“唐与蛮夷更盛衰,尝与中国抗衡者有突厥、吐蕃、回鹃、云南是也。”云南即南诏,南诏又是在唐朝的扶植下发展起来的,因而南诏与大唐之间有着极为微妙的关系,相互间恩怨和战,前后经历南诏13代王,近300年,在13个王中有10个王被唐朝加封,然而矛盾和战争也不断出现。
隋末唐初洱海地区小国林立,互不役属,其中有六个实力较强的小国,分别被六个国王统领,被称为六诏,蒙舍诏在诸诏之南,称为“南诏”。南诏在当时的实力是最强的,就像秦始皇吞并六国一样,南诏首领皮罗阁也有吞并其他五诏之心,为谋求支持,南诏国依附唐朝。唐王朝为减轻与吐蕃接壤的边患,也愿意支持南诏兼并各部落。737年,唐朝派御史严正诲协助南诏攻下石和城(今凤仪)、石桥城(今下关),占太和、袭大厘逐河蛮,之后又继续兼并各诏。开元二十六年(738年),皮罗阁在唐王朝支持下先后征服西洱河地区诸部,复灭其他五诏,统一了洱海地区。进爵云南王,以西洱河(今洱海)地区为基地建立政权,以其族姓为国,称大蒙或蒙。次年迁都太和城(在今大理市)。
南诏鼎盛时期大致占有今云南及四川、贵州的一部分。902年,汉族大臣郑买嗣推翻南诏,自立为王,改国“大长和”.南诏历传13王,统治200余年。南诏亡后,先后又出现过长和、天兴、义宁等过渡性地方政权。
公元937年,后晋通海节度使段思平联合洱海地区贵族高方、董伽罗灭大义宁国,定都羊苴咩城(今云南大理),国号“大理”,史称“前理”。疆域覆盖今中国云南、贵州、四川西南部,以及缅甸、老挝、越南北部部分地区。公元1095年,宰相高升泰篡位,改国号“大中”,翌年薨逝归政段正淳,史称“后理”。公元1253年,大理国被大蒙古国所灭,原大理国君段智兴被任命为大理世袭总管。
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年),元朝在大理原境置云南行省,加强了中国对西南边陲的统治。南诏与大理总共割据云南时间长达650年,对推动云南各民族的经济和文化进程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
9、羌:羌族源于古羌,,是中国西部的一个古老民族,古羌人以牧羊著称于世,不仅是华夏族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中国历史发展和中华民族的形成都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传说5000年前炎帝部落与黄帝部落大战,战败后炎帝率其大部与黄帝部落融合,成为华夏族(汉族)。少部分则西行或南下,与当地土著居民融合,成为藏族、彝族、纳西族以及今天的羌族。羌族自此诞生。羌族与汉族、藏族、彝族等民族一样,都具有一部分炎帝部落血统,为兄弟民族。
“羌”,原是古代人们对居住在祖国西部游牧部落的一个泛称。今甘肃、青海的黄河、湟水、洮河、大通河和四川岷江上游一带是古羌人的活动中心。史书记载,殷商时期,羌为其“方国”之一,有首领担任朝中官职。他们有的过着居无定处的游牧生活,有的从事农业生产。《诗经·商颂》记载:“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反映了古羌与殷商密切的关系。甲骨文卜辞中有关“羌”的诸多记载,表明羌人在当时的历史舞台上十分活跃。
东周时期,西北的羌人迫于秦国的压力,进行了大规模、远距离的迁徙。汉代羌人分布很广,部落繁多,为隔绝匈奴与羌人的联系,汉王朝在河西走廊设有敦煌、酒泉、张掖和武威四郡,建立了地方行政系统,设护羌校尉等重要官职以管理羌人事务。魏晋南北朝时期,氐人符坚建立前秦政权,南安羌人姚氏建后秦政权。后秦政权势力处在北魏之南,东晋之北,统治羌人及中原各族达33年。之后,还有几个羌人部落相继兴起。即陇南的宕昌羌,川、甘边境和岷江上游的邓至羌,二者存在了140多年。从东汉到西晋末年,北方的大部分羌人已基本融入汉族之中。
隋唐时期,活动在甘青和青藏高原东南部的羌人部落有党项、东女、白兰、西山八国、白狗、附国等,其中,西山八国系成都平原以西、岷江上游诸山各部的统称。宋代以后,南迁的羌人和西山诸羌,一部分发展为藏缅语族的各民族,一部分发展为现在的羌族。明末清初时,一部分羌族由四川迁往贵州铜仁地区,至此,羌族的分布格局基本形成。1840年之后,中国逐步变为半殖民半封建国家,和全国其他民族一样,羌族也面临着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统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为此,羌族人民和其他民族人民一道,曾经向帝国主义、反动官府和封建统治阶级进行过英勇不屈的斗争,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10、柔然:柔然,是公元4世纪末至6世纪中叶,继匈奴、鲜卑之后,活跃于我国大漠南北和西北广大地区的古代民族之一,与其并存的还有敕勒。当时,正是我国历史上处于十六国、南北朝纷争对峙时期。柔然强盛时期疆域东起呼伦贝尔,西抵阿尔泰山以西,北括贝加尔湖,南越阴山,疆域之广大可以说丝毫不亚于其他北方少数民族。
关于柔然人的来源,由于史籍记载歧异、简略,有东胡、鲜卑、匈奴、塞外杂胡诸说。如《魏书·蠕蠕传》提及蠕蠕为“东胡之苗裔”、“匈奴之裔”、“先世源由,出于大魏”;《宋书·索虏传》、《梁书·芮芮传》均认为柔然是“匈奴别种”。而《南齐书·芮芮虏传》则以为是“塞外杂胡”。根据《魏书》、《北史》及其它南北朝至隋唐有关史书记载,柔然所统辖的姓氏共有60余种,其中属于柔然的民族、部落有8个左右。其余姓氏分别属于鲜卑、敕勒、匈奴、突厥以及汉人。因此,可以肯定的是柔然族是一个融合了匈奴、鲜卑乃至北逃汉人的融合民族。在不断的征伐和迁移中,原先定居在北方的未迁民族和北逃汉人,以及柔然起始部落,相互之间不断整合,最终形成了一个全新的民族——柔然。
柔然在与北魏共存的时期,他们既有相互征伐的时期,也有和平共处的时候。至6世纪初中叶,居住在今阿尔泰山南麓的原柔然锻工——突厥日益强大。552年,突厥酋长土门(伊利可汗)因求婚于阿那环被拒绝,发兵击柔然,阿那环大败自杀。 柔然余部立邓叔子为可汗,又屡被突厥木杆可汗打败,西魏恭帝二年(齐天保六年,555)率千余家奔西魏。柔然王室由邓叔子可汗率领,南逃至西魏,西魏太师宇文泰不敢收留,将此部三千余人收捕,交突厥使者全数斩杀于长安青门外。
柔然汗国灭亡,余众辗转西迁。而留在漠北的柔然余众逐渐融合于突厥、契丹部落之中。还有一些柔然人逃至外兴安岭一带,融入当地室韦民族。室韦人是蒙古人的祖先。据一些历史学家考证,中国东北地区的契丹民族也有柔然族源。南北朝时,由于战争俘获,主动归附及和亲陪嫁户等散居中原的柔然人有数十万,就是说有相当一部分柔然人融入了中原。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