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有点意思。说实话,现在的孩子绝大多数都很聪明,绝大多数孩子都有潜在的能力有待激发。德国教育家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那么,到底应该怎样激发孩子的潜能呢?我提几条粗浅的建议:
一、和“棍棒底下出孝子”说再见。“棍棒底下出孝子”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观。它和那时的封建意识和小农经济、科举制度相互配套的。在单一经济状态下,孩子将来的唯一选择就“学而优则仕”,加上儒家的三纲五常,父严母慈,都认为孩子成材是靠父亲打出来的。在如今科技现代化的斑澜世界里,创新创造日新月异,孩子的希望和前途忽隐忽现,多元态势非常明显,人的生存能力和发展空间时时处处都充满着严峻的挑战。单纯的考试型青年己经被创新创造型人才远远甩在后面。用旧的观念教育孩子,只会把孩子培养成柔弱的书呆子,彻底扑灭孩子心中潜在的能力火花。在孩子犯错时,父母可偿试运用三层次教育法:第一层是认同、赏识、肯定孩子的优点和积极面。第二层夹着建议批评和不同观点。第三层是鼓励、希望、信任、支持和帮助。这样,既不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和积极性,而且会主动接受批评,改正错误,增强信心。
二、把自由还给孩子。激发孩子的潜在能力,必须给孩子自由想象和偿试的时间空间。父母要从心里爱孩子,就不能总把孩子当小孩,老是这也不好,哪也不行,考了多少分?排在多少名?让孩子的脑子里灌满了学习,考试,分数、名次,把学习当成了负担。依我干教育多年的经验看来,小学和初中的知识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是比较容易接受的,难就难在细心上,争名次上。作为家长,只要弄清楚孩子愿意学习,习惯良好,方法对头,把知识要点掌握了,作业能按时细心完成,就大可不必在名次上纠结。对很多有潜能的孩子来说,更大竞争主要在上高中以后,而幼儿园、小学和初中阶段就应该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孩子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把潜能暴露出来。
三、保护好孩子的兴趣和好奇心。比如:孩子初学画画,画龙时给龙头上画上了翅膀,画蛇时给蛇身上添了几只脚让父母看,父母切不可说:“不对”。“不好”。“龙哪有翅膀,蛇哪有脚呀!真是画蛇添足,瞎胡闹。”这样可能一下子就把孩子的兴趣吹灭了。如果父母高兴地对孩子说:“呀,你是觉得龙是在天上飞的,就应该长翅膀。蛇是在地上跑的,就应该长脚吧?真好,宝宝真有想象力。”孩子会很高兴,兴趣也会长起翅膀来。再比如,孩子如果经常问父母一些天真可爱和奇怪问题,父母千万不要用不知道把孩子顶回去。如果知道,就耐心给孩子解答。如果不懂,就从百度上搜一下,尽量给孩子一个满意的答复。如果孩子对某件事很有兴趣时,父母就应该和孩子商量如何强化培训了。
四、帮孩子赶走“胆小鬼”。一位在澳州的中国父亲介绍说,他儿子放学带回一张画让他看,说“爸爸,这是我画的。你看象不象我?”我被吓了一跳:“这哪是人呀,分明是一堆白骨。”后来跟孩子到学校寻问老师,才知道这是人家学校在上勇敢课的教具。老师还解释说:他们学校很重视基本行为训练,这种训练建立在主动出击上,象攻势足球一样,让孩子从小去体会,去实践。胆量小是潜能发挥之大敌,父母亲需要象澳州的小学那样,帮助孩子赶走藏在心里的“胆小鬼”,让孩子面对困难主动出击,勇敢创造自己的未来。同时,也要经常提醒孩子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五、让孩子多吃些苦头。无论家庭条件如何,父母要注意在保证孩子生话学习基本条件的前提下,尽可能穷养孩子。坚持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去做;坚持让孩子经常参加家务劳动;周末多带孩子去登山锻练,去农村体验生活;积极让孩子参与学校组织的旅游、探险等活动……想方设法让孩子在艰难困苦中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自强,学会承担责任。逐步使自己变得坚强起来,强大起来!
3岁是孩子大脑发育的黄金期,孩子的智力主要体现在语言的熟悉运用,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创造力的也开始萌芽,好奇心和多问是3岁孩子的一大特点,这时父母要针对孩子的特点进行一些刺激训练。
一、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2-3岁是孩子口语发展的最佳时期,3-4岁的孩子正常能够掌握上千个词汇,具有基本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听懂别人的要求,也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需求,这时父母可以多教孩子唱儿歌,不仅可以训练孩子的语言能力,还能够训练他的音乐节奏感,培养孩子的艺术细胞。
二、培养孩子的形象思维和感知发展
形象思维是借助于事物的表象来实现对事物的认知,是3—6岁孩子的主要思维方式。孩子在3岁的时候开始形成自我意识,他们看待事物以我为中心,但是他们的的视野更加开阔,理解能力更强。这时潜能开发主要通过看、听、摸等感知来获得知识,因此父母要让孩子多看、多听、多动手,多接触自然和社会环境,促进孩子的智力发育。
三、在游戏中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3岁的孩子理解能力和自控能力还不足以让他独立地完成一件事情,所以父母要给孩子创造条件,让孩子在玩游戏过程中促进他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孩子在玩游戏过程中父母要引导孩子主动去探索,从而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
四、引导孩子多提问题多思考
3岁的孩子都有非常强的好奇心,他们的好奇心主要是他们没有见到过,因而产生浓厚的兴趣,很多时候他们提出一些无法解决或者没有意义的问题,但是父母不能忽视孩子的问题,因为父母的漠视会让孩子失去学习的兴趣。
孩子潜能的开发是一个长期的的过程,不可能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随着孩子的不断成长,父母会发现孩子不断给你惊喜,因此父母要有耐心,不要过于心急,不要对孩子提不切实际的要求,这样会让孩子感到压力而失去快乐。孩子需要的是快乐,孩子拥有快乐的童年,智力发育一定不会差。
1. 给孩子空间,让他尽早学会独立。
日常生活中让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家长学会放手。动手能力强的孩子,会在日常生活中慢慢培养出自信,并善于动脑,做事积极主动。
在劳动中,家长可以发现孩子的兴趣点和擅长的技能,重点培养,会发掘出孩子的潜力。
2.多鼓励和表扬
对于孩子能做好的事情,一定要及时地表扬。称赞他做的好,让他有兴趣并愿意继续去做。
对于孩子做不好的事情,要去鼓励他,告诉他没有人可以把任何事都做好,都是在学习中摸索慢慢做好的。培养孩子不放弃,克服困难的能力和信心,培养他们的独立意识,在鼓励和赞扬的宽松环境中,发现孩子的潜能。
3 尊重孩子的兴趣和爱好
不要强迫孩子,不要把家长的兴趣强加给孩子。让孩子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他才会全力以赴,全身心投入。但也有很多孩子兴趣很多,这个时候需要家长细心观察为他重点培养1-2个兴趣即可贪多嚼不烂,多兴趣发展,没有那么多精力时,必要要做放弃,会给孩子造成不想学可以随时放弃的误导现象。
不讲那么多理论了,个人认为激发孩子潜能主要做到以下五点:①不给孩子设定路线;②不给孩子设限;③科学的启蒙教育;④必要的资源支持;⑤做好孩子成长的陪伴者,引领者和拉拉队员的角色。
一、不给孩子设定路线
望子成龙是人之常情,现实中很多父母替孩子决定了一切。比如:将来要考公务员,大学要读什么专业等等都提前规划好了,为此决定给孩子报什么兴趣班等等。
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切忌做一个包办者的角色,因为对孩子来说一切皆有可能。不妨回忆下你自己小时候的理想是什么?现在这个理想实现了吗?十有八九是不靠谱的。你现在从事的职业和大学学的专业就一定一致吗?跨专业就业也很正常
二、拒绝给孩子设限和贴标签
假如有一天您的孩子说将来将来要当科学家,不要对孩子说你爸妈都是学文科的。这种标签化对负面影响极其深远,一是不断给孩子一个心理暗示"我数学好不到哪去,不好是很正常的”。而且一旦你贴标签后,你的精力和侧重就会在你自身擅长的领域。一定要让孩子多尝试,发现自身的兴趣和特长所在,而不是你强加的。
三、科学的启蒙教育
怎么样发现孩子的兴趣和可能的潜能方向呢,答案是重视启蒙教育。作为教育工作者,我发现孩子坐到课室除了体现出家庭教育的差异外,最大的差距是启蒙教育是否有做?做得如何?就拿数学举例,绝大部分家长认为幼儿阶段就是学数数就可以了。其实如果数学启蒙做好了,会大大提高计算,空间,逻辑以及动手解决问题能力。
各个领域的启蒙教育加上孩子自身的尝试能真正发现孩子兴趣和优势领域。
四、必要要的资源支持
针对短板拒绝标签负面影响,儿童网,适当地陪伴和鼓励。在不断尝试发现孩子的真正兴趣和优势所在,然后就要给与全力的资源支持,说白了要花时间和金钱。
五、做好陪伴者和拉拉队员角色
孩子的兴趣领域和优势领域不一定与父母一致,因此不是每个家长都能充当教练的角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更像思想上引领者,行动上的支持者,心理上陪伴者和鼓励者。
总之,孩子的未来一切皆有可能,家长应该做的就是给与足够的空间和必要的支持,然后在一旁鼓掌。
头条号:康爸说数学,专注儿童思维训练和数学培优。
本文标签: